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0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8:40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能使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轻松而充满*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灵魂。要把一个班级学生培养好,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建立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班主任是主导因素。班主任的学识水平、师德修养、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艺术和方法等,对建立和谐班级起着决定性作用。
1、“魅力”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必要条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使用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古人感叹日:“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素质,既要当好“言传”知识的“经师”,又要当好“身教”的“人师”。只有当班主任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时,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
2、“爱”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基础。
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得到班主任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对班主任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绝不会回答:“我爱你!”。可见,师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出师爱呢?具体地说,表现在“尊重、关怀、理解”三个词上。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才会与学生有交流的平台。再而,古人云:“关心如日”,我们常闻学生说:“理解万岁”!确实,关怀、理解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催化剂和桥梁,班主任要多方面关怀和理解学生。一个班集体有了互相尊重的基础,在充满关怀、理解和信赖的气氛中一定是和谐的。
3、“欣赏”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前提。
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要有一颗欣赏学生的心,对学生怀有深厚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体会到温暖激励之情,其心自然受到鼓舞,上进心必然更加强烈,就会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共同推进班级建设。
4、“信任”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关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要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信任学生,班主任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要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如此一来,学生会从班主任的信任和期待中受到激励而不断进取。
二、实施和谐的手段
1、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人、以正确的集体*引导人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好比是“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合成的江河”。这就是说,集体不是一般群体,集体一旦形成,具有比各个成员相加更大的力量。要使这个集体真正和谐,发挥其力量,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集体*。
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关键在于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开展集体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多种内容多样形式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集体*,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控制个人或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积极的、正确的*能起到明辨是非、祛邪扶正、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错误的*则会起到混淆是非、涣散人心、毒化风气的不良作用。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并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育和引导正确的积极的集体*。最终使班级具有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在正确的*面前,集体成员会自觉地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行为,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从而促进每个成员健康成长。
2、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人
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以调整,力求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分歧和隔阂,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首先,要广开交往渠道,促进人际交流。交往和交流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交往与交流,才能促进思想与感情的接近、沟通与理解,才能进一步密切联系,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其次,要优化人际关系准则,提高人际关系质量,培养学生的爱心、热心、善心、责任心,乃是班集体建设中的迫切任务之一。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和积极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集体成员自觉克服消极的个性行为,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创造*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和发展各自的智力和能力优势。教学生学会关心,让他们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3、以干部的核心作用团结人
一个班集体中,必须有一部分热爱集体工作又有较强工作能力、自身素质较好、在集体中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形成集体的核心。通过他们团结、带动其他集体成员,沟通信息,协调动作,开展集体工作。但要注意避免出现总是让一部分人去管理、支配另一部分人的情况,要通过干部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带动所有集体成员积极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集体的荣辱与个人息息相关,从而自觉地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些“小领袖”式的学生干部,作为同龄人,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
4、在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搭设“桥梁”
任课老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之一,和谐班级的构建离不开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但一方面由于任课老师与学生的课余接触相对较少,因而对学生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另一方面由于任课老师不行使班级日常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职责,部分自律性欠佳的学生往往会对任课老师布置的任务、提出的要求大打折扣。因此,如何让任课老师了解本班学生,让学生接受和配合任课老师,班主任这条“沟通桥梁”至关重要。班主任应及时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与任课老师通气,同时也应积极配合任课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在得到了任课老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的前提下,也只有在学生尊重、敬爱他们所有老师的前提下,班级建设才会蒸蒸日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不断提高。
结语:和谐班集体实现的具体形式不是千遍一律的,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学生的特点来体现和实施。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发展的基础,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员,是班级与学校之间,各班级之间,班级与家庭和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关键人物,是建立一个和谐班级的奠基人。也就是说,一个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关键在于班主任老师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引领和管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