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5
土家族
土家族,现有人口5704223人, 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 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 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 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 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 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 “土生土长的人”。2 0 0 0 多年 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 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 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 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 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 。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 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 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 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白虎崇拜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 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 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 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 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 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 。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 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 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 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战时所持的(钅 享)钎、戈、剑上面,都铸镂有虎头形或镂刻有虎形花 纹。如今小孩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盖“猫脚”花衾被 ;门顶雕白虎、门环铸虎头。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 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毛古斯”舞
“毛古斯”,土语为“拔步长”,是老公公的意思 。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 迹的一种古老舞蹈。形式风格,异常古朴、别致。每逢 过年节跳摆手,都要跳这种古老的舞蹈。
跳演“毛古斯”,需十五六人组成,为首的祖辈叫 “拔步长”,其他的是小辈儿孙。这样就组合成一个家 庭。无论辈份高低,浑身都得用稻草、茅草、树叶包扎 ,甚至脸面也用稻草树叶遮盖住,头上还要扎五条大棕 叶瓣子,四根稍弯,分向四面下垂。跳演至《接亲》时 ,特别要用稻草扎根男性生殖器,夹在两腿中。观看跳 演的人,没有谁认为是“丑事”,却觉得这样装扮才真 实。
“毛古斯”舞,从动作到内容,都别具一格。演出 自始至终,讲土话、唱土歌,形态滑稽,诙诣有趣。碎 步进退,曲膝抖身,左跳右摆,浑身颤动。摇头耸肩, 茅草刷刷作响,全是模仿古人的粗犷的仪态。
跳“毛古斯”的形式,相当自由,不受内容的* 。可歌可舞,可做游戏,玩杂耍,翻跟斗,打秋千。但 以对白为主体,方式灵活多样,观众也可答话插白。
跳“毛古斯”,规模大者要跳六个晚上,大致以土 家族的历史、渔猎、婚姻、工作等为内容。融歌、舞、 话为一体的原始祭神戏剧。这一形式在其他民族比较少 见,早已引起国内外戏剧舞蹈家的关注。被称为古老文 化艺术的“活化石”。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 。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 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 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 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 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 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 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 0 0 种花朵图案的西兰卡 普。后来,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 败坏了门风,挑唆其哥,将她残害了。噩耗传出,土家 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打花铺盖。成 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 连而成。
西兰卡普是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 、棉、毛绒线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它色彩艳丽,图 案新颖,多达几百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景 物、禽兽、家什器具、鲜花百草;二是几何图案,最常 见的是“”字图,单八勾、双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图 案,如喜、福、寿等。整体效果古朴典雅,层次分明, 惟妙惟肖,光彩夺目。
土家妇女擅长纺织早见史籍。秦汉时期,人们把土 家先民的织锦称为“(上宗下贝)布”,是皇室的上乘 贡品。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兴盛,广泛流向市场交 易中。这时的“溪布”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上宗下贝 )布”的传统。明清时期土家人西兰卡普工艺进一步发 挥,逐渐形成独特制织程序,达到较高的水平。
今天的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特有的工艺品,已经从 山寨,走向全国,甚至冲向世界了。1 9 8 5 年,土家 族老艺人叶玉翠与汉族工艺美术家李昌鄂合作的五幅《 开发山区》织锦壁挂,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 好评。打花老艺人朱么妹,熊*织的两幅壁挂,一幅 参加过加拿大的中国工艺美展,一幅参加过坦桑尼亚、 赞比亚的中国工艺美展。
“调年会”
“调年”是土家族的春节,它要先汉族的春节一天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土家族的先民随胡宗宪征讨倭 寇,在腊月二十九那天提前过了年,慰犒将士。将士们 吃了丰盛的酒席,养精蓄锐,到除夕那天狠狠打击了倭 寇,取得了胜利。以后,为了纪念土家先人,土家人提 前过年,并相沿成俗。
土家族的调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他们要在 调年期间举行丰富的喜庆活动。调年活动持续几天,甚 至十几天。
摆手堂是调年会最热闹的地方。摆手堂在土家地区 很普遍。每村必有。摆手堂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地要 在场地边立一土庙,供奉土王或土家族先祖八部大王神 。
调年活动从腊月二十九开始,那一天是土家族人最 快活的一天。他们早早吃过年夜饭,换上崭新的衣服, 一家老小便兴高采烈地来到摆手堂来参加跳“摆手”。
摆手,土家语称“社巴巴”,是土家族独有的一种 舞蹈。传说,摆手起源于古代巴人战时所跳的“巴渝舞 ”。商末武王伐纣时,军中的巴人作战时手持坚锐的兵 器,边舞边进,勇不可挡。由此便发展成为一种摆手舞 。现在,摆手从内容上发生根本变化,涉及土家人生产 、生活的各方面。摆手动作简单、明快,出左脚,摆左 手;出右脚,摆右手,摆手的动作贯穿首尾。故有“摆 手”之称。跳摆手,要击鼓鸣锣,还要伴以唱歌。随着 一声鼓点,土家人围着场地摆起手来。顿时,鼓乐震天 ,“撒尔嗬”的歌声夹杂其中,摆手堂一片欢腾。
近年来调年会,越来越热闹。除在摆手堂摆手外, 还有耍龙灯的,卖艺耍刀的,唱山歌的。在街道两旁出 售山货的,叫卖小吃的。当地*也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多次组织物资交易会,大力促进了民族贸易的发展, 活跃了民族经济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