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条件下,要求教师要学会的四种合作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0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00:49

教师是以培养人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突破学科中心,引导学生综合学习,倡导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把课程改革向前推进。我认为在新课程条件下,要求教师学会三种合作。
一、与其他教师的合作。
过去,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单兵作战,特别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靠一个人的力量与智慧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人的力量与智慧毕竟有限,因此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与同学校、同学科的老师合作。集体备课是同学科老师合作的好方式,它可以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集百家之长,对教学设计进行“二度”开发或“二度”创新。语文教师不仅要与其他语文老师合作,而且还要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老师合作。新课程强调学生综合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语文学习不仅仅是阅读与作文,还涉及到其他学科。学习《望洞庭》时,要求学生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画一幅画,这里涉及到美术基础知识;学习《采蘑菇的小姑娘》时,要求学生先学唱这首歌,这里涉及到音乐知识。每个教师都要明确一点,合作是为了“课改”的向前推进,合作时,教师间要虚心,要真诚,不要怕自己的“本事”被别人学到,这样课改永远也不会成功。如自己不会唱或不会画的应主动向音乐老师、美术老师请教,先学一步。音乐、美术等学科老师也应有协作精神,积极支持不同学科教师的工作,密切配合做好“课改”的实践工作。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立的感受,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只有不同学科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得到“心理支持、产生新的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等益处。因此,我们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打造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尤其加强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
二、与学生家长合作
长期以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处于不健康状态。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交给老师,那就没有他的事了,教育孩子都是老师的事,这种想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但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孩子学习态度不好是家庭教育跟不上,因而造成了老师怨家长、家长怨老师的局面。家长与老师表面上和谐,实际上对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断层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孤军作战肯定是不行的,必须与家长合作,融洽关系,争取家长对新课改的理解,并与学校教育同步。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联系,和他们共同商讨塑造孩子完美人格的问题。如定期召开家长会或教师走出校门到学生家庭访问等。只有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这样,学生家长不也就成了我们老师合作的伙伴吗?
三、与学校管理者合作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似乎是一对矛盾,其实,我们教师应应把管理者看成是一种资源,看成是学校专业共同体中的两个方面。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一方面,教师在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应主动与学校管理者合作,向他们提供各种教改信息以及自己对学校课改工作的建议等。另一个方面,我们的教师也应虚心地向管理者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在自己的教学中大胆实践。在教学改革中,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各自应扮对自己的角色,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促进,共同进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学生家长合作,与学校管理者合作,课改就能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