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1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20:43
原文:汉平原君朱建,史称其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欲知建,建不肯见。其气节亦可谓卓卓者矣。乃居母丧,贫不能备服具,辟阳侯奉百金裞,受之不辞。夫受人之德,必有以报;受不义之恩,其报之也,亦必将出于不义。以不义为小人谋,则不至于自杀其身不已。朱建受金,故遇辟阳侯之难,不得不求为之脱。既为辟阳之客,闻文帝追案,不得不自刎。呜呼!以百金之故,丧失名节,遂杀其身,士君子取与之间,宜何如哉?
译文:西汉的平原君朱建,历史上称赞他廉洁刚直,行为不随波逐流,不讨好别人。辟阳侯想结交朱建,可是朱建不肯见他,那时朱建的气节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后来朱建的母亲去世,朱建在办丧事的时候穷得甚至不能凑齐治丧用具。辟阳候便趁机送上价值百金的衣被,朱建没有推辞就收下了。大凡受人恩惠,就一定要有回报;接受了不义的恩惠,其回报也一定会出于不义。为小人干坏事,不弄到招致杀身之祸的地步就不会终止。朱建既然接受了贿赂,所以在辟阳候获罪的时候,就不得不设法为他开脱。既然沦为辟阳侯一伙,听到文帝追查此案,朱建也就不得不自杀了。
可惜啊!因为区区百金的缘故,丧失了名节,最后遭到杀身大祸。我们作为读书人、堂堂君子,在对待获取和给予之间,应当采取何种姿态呢?
主旨:廉洁难,终身廉洁更难。
“苟”:随便,丧失原则
看法:孟子说,“知耻近于勇”,我们,特别是一旦有了权以后,一定要记住孟子的这句话,守住人格的底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20:43
朱建悲剧的启示 文 / 听雨声
Zhu Jian accepted the bribe money and lost his honour.
初读《汉书<朱建传>》,朱建的一生给我的印象是太悲惨了。一生几祸其身,最终死于非命。然而论其悲惨,并不在此。在封建社会里突遭横祸的事并不鲜见。享有安刘氏天下之功的周勃,也曾因汉文帝疑其谋反而下狱,何况他人呢?朱建的悲惨在于他“始名廉直,不终其节”,以自己不洁的行为,断送了半世英名。朱建的堕落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认真研究朱建堕落的原因,防止朱建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对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应该是很有益处的。
朱建是西汉高祖、文帝时人。黥布做淮南王时,他出任淮南相。汉高祖十一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面对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面对曾夜坑秦降卒二十万,杀人不眨眼的黥布。不同流合污,就有被杀的危险。何去何从,生命攸关。然而这时的朱建却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畏权贵,不惧淫威,置生命于不顾,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竭力谏止。黥布失败被诛后,汉高祖刘邦有感于朱建的高风亮节,赐其为平原君,并将其全家接到长安居住。朱建遂以“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美名享誉朝野。
在以后的宦海生涯中,朱建表现的十分不俗。不媚权贵,不枉公理,不谋私利。世人无不称其“刻廉刚直”。其母去世时,他因家贫而无力为母亲发丧。一个封建官吏,在官场中如果稍徇私情,家境也不会如此贫寒。由此可见,朱建做官是多么的清正廉洁。不仅如此,他对行为不端的人还十分鄙视,从不与他们交往。辟阳侯审食其无德无才,靠献媚邀宠和扶持吕氏势力得幸于吕后。对这位权重势大的人物,很多人巴结犹恐不及,岂敢得罪。朱建非但不主动交结,当审食其屈尊欲与其交往时,朱建避而不见。耻于与审食其及吕氏集团人物为伍。这时的朱建,品德是多何等高尚、做人是何等正直、行事是何等廉洁。他确实没有辜负“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美名。
如果朱建能把“行不苟合,义不取容”奉行终身,他不难成为一代廉臣。然而他做不到。他到底没能过得去金钱与人情合筑的关口。他败下了阵,而且败得很惨。
朱建的母亲死后,审食其赍百金为其母送葬。贫困的朱建再也经不起金钱的引诱了。他不再鄙视审食其的行为,不再以为审食其品行不端。他太需要金钱和朋友了。他放弃了多年奉行的“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行为准则,改变了不与品行不端的人为伍的立场,接受了审食其的重礼,同吕氏集团站到了一起,心甘情愿地为他们奔波,为他们卖命。审食其因罪下狱,从汉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却以威胁和利诱的方式,*迫汉惠帝的幸臣为审食其说情,开脱罪责。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审食其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汉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审食其。汉文帝听说审食其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自杀。
从清廉到贪婪,从反对黥布谋反到参与吕氏集团谋反,从不与恶人党同到与其狼狈为奸,朱建的变化太大了,也太突然了,简直让人难以理解。然而当我们听完朱建的好友陆贾的一席话后,就不会茫然了。
朱建的母亲去世时,陆贾对审食其说:“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葬,则彼为君死矣。”
原来,朱建的半世英名并不是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坚定立场建立的,而是其母严格管教的结果。朱建的母亲大概是一位很不简单的老太太。她不仅对儿子管教甚严,使其不敢越雷池半步,而且深明大义,明辨是非。然而可悲的是,朱建的“行不苟合,义不取容”不过是其母亲的思想与品格在他身上的被动表现而已。朱建并没有把其母的思想与品格根植在心中,变成自己的思想与品格。其母严管甚于严教,规范了朱建的行为却规范不了朱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朱建享誉于其母生前,堕落于其母身后,是他人生的必然结局。失去了母亲的管教,又没能在头脑中树立起正确的,并且是属于自己的思想观念,这大概就是朱建堕落的原因吧。一个人在工作中有了一些成绩,在事业上有了一定的建树,或者是当了官、出了名,并不能完全说明这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没有问题了。一个人在某种监督之下,会做一些好事,一些有益的事。要一辈子做有益的事,不做有害的事,没有正确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情操是不行的,这就是朱建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严格的监督使人不敢越雷池半步,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思想意识,使人不愿越雷池半步,这应该是我们从朱建的悲剧中得到的一点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