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专注力不够可以如何训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28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39

你好,我是注意力吧吧主。

1、注意力不集中,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训练来提高。比如贴吧内现在很多吧友通过练习《精英特速度记忆训练软件》中的:静心调息、视野扩展、舒尔特表、焦点移动等来提高注意力。这一练习属于右脑开发的练习,对专注力、记忆力、阅读能力、思维等都有非常的帮助。

2、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还可以这样做:听课时可以想象台上的人只是在对你一个人讲课,视线和听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把周围的人和环境努力忽略掉;另外,多种动作协调起来以集中注意力。在听课时,可以边听边做笔记,手、眼、耳全部动起来,易于抑制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记忆能力。

3、其实注意力、记忆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训练、培养的。由于我们平时对注意力、记忆力训练接触不多,所以学习起来不容易,一般情况下用记忆力软件训练是提高最快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能在段时间内提高记忆力。里面的每个等级都有舒尔特方格、焦点移动的练习,题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帮助很大,我和我孩子一直学习用《精英特记忆力训练》来提高记忆力到现在,她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少,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我做教育的,在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收获。

4、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贴吧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40

一、 设疑提问
  有些教师善于抛悬念提出一个与讲授内容有关的趣味问题,引同学思考。有一位自然老师在讲授"植物生长"时,设疑提问:"人为什么要喝水?植物呢?"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住,开动脑筋寻求答案,老师也借此从水与人的关系阐发到水与植物的关系,说明植物的生长就象人的生活一样不能离开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从设疑到授课,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着。
  二、 练习与复习
  讲授新课时,许多老师习惯于课前复习,课后练习,把练习的时间安排在最后,其实,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中复习、练习也未尝不可。
  有位数学老师在讲授"除数、被除数的变化与商的关系时"发现有部分同学听得晕头转向,便灵机一动,要求学生写出运算规则,看谁的速记能力强。果然,刚才走神没有准备的同学也举笔疾书:"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不变。"记不牢的同学又急忙翻书、查看。这一练习无疑把每一位学生的神经都调动起来了,老师可以再接着讲内容了。
  三、 故事和幽默
  对于一些偏重于概念性的课文,学生容易觉得乏味,这时如果能适时穿插一个小故事,来个比喻或笑话,也能重新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有位语文教师在讲授《劳动最有滋味》时发现某些学生注意力分散,便既兴来一个"猪八戒不劳而获受骗上当"(吃西瓜)的故事。短小故事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身心为之一振。于是老师接着强调劳动的滋味在于使一个人聪明,品尝到劳动的甜蜜,谁不喜欢劳动有如小猪八戒。这样,学生通过对比明白了抽象概念"劳动",把听课的疲劳消除,又抖擞精神跟着教鞭走。
  四、 表演与竞赛
  作为年仅6至12岁的小学生,他们年龄、性格决定了他们更难在课堂上具有长久的专注力,且他们具有好动、乐于表现自我的个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其长补其短。
  不少英语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发现机械性的带读、跟读、听读效果不达标。于是,有一位聪明的英语教师?quot;三读"的时间省去一半,代之以学生分组上台边表演边复述课文,真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作表演中自然地开口说英语,同时,通过小组竞赛,让学生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发挥出最佳水平,达到极佳的课堂效果。
  五、 歌曲和音乐
  提倡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尤其重要。无论是语、数、英,还是思品、自然、社会课,当你发现学生有怠慢或因过度用神而紧张时,不妨用一分钟时间,让学生听一首轻松、明快的歌曲、乐曲或起立齐唱,变换角度、方式给学生以适时休息。此做法已越来越多地被老师用于*课堂教学。它既调节了学生的大脑、情绪,又为往下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
  六、 批评与表扬
  正确、适时的批评与表扬是调节课堂教学的生要手段。当老师课堂上发现个别同学分心,用暗示法对他(她)还没起到作用时,就应抓住时机,或点名批评,或用问题提问、提醒,或不点名批评督促。也可用表扬他人作为促进手段。
祝您好运健康快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40

拿一张白纸沾水,后放三五十粒小米,拿个针,一个一个点着数(不要把米拨到一边),每次数三遍,为印证自己数的对不对。坚持吧,直到几百粒米都能一次数清。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