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2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6:17
齐鲁“情”未了
日前,王财贵教授应中国孔子基金会的邀请,来到山东作“国学齐鲁行”系列演讲,推广他倡导的读经活动,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读经就是开启古典智慧宝库的钥匙
2005-10-21 08:36:48
“读经”,又称“经典诵读”。1994年,台中师范大学语教系教授王财贵先生在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得到广泛的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祖国*和、地区乃至北美、东南亚华人社会均开展了儿童读经活动。
日前,王财贵教授应中国孔子基金会的邀请,来到山东作“国学齐鲁行”系列演讲,推广他倡导的读经活动,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教授您好!在采访之前,我看了您的简历,发现您曾经当过小学、中学、后来又是大学的语文教师,是什么原因让您放弃现在的语文教育,而开始倡导在儿童当中推广“诵读经典”的活动呢?
王财贵教授(以下简称王):产生这种想法应该是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年龄段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都会感到自身有许多的不足,有时觉得学问不够,有时觉得素养不够,有时觉得品行不够等等。我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反省自己,我发现自己这一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了,其实我从读小学起就是一个够听话、够用功、够聪明的孩子,我当时学的小学课本到现在还能背诵,这么用功但我的人生依然是这样,只能是一个平常人,为什么呢?我反省,我去读文章被选入我们课本当中的那些作者的传记,我发现一个问题,尽管他们都是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但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文言文教育,他们从很小就读古书古文,他们饱受我们古代思想精华的浸润,他们学贯古今。另外,我们还知道,古代文人出成就都非常早,王勃16岁能做《滕王阁序》、苏轼20岁就中状元,而我们现在18岁、20岁的人心智都还不成熟,所以我认为是他们从小读的书和我们不一样的原因,我们读的“小猫、小狗”的东西对我们的人生是没什么用的,是“无用之书”造就了我们这些“无用之人”。
记:我们看到,由于您的首创,越来越多的华语地区的青少年儿童正受到“读经”运动的影响。我们想知道,读经的“经”所指的是怎样一个范畴?您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王:“经”就是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人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典籍。“经、史、子、集”是我们优选诵读内容,一开始就集中精力诵读最经典的文献,就会使文化重演达到最经济、最科学的效果。这是我们开启我们民族思想、智慧宝库的钥匙。我们认为,诵读经典是一种科学、经济的文化传承方式。由于传承包含或者推动着创新,诵读经典同时也就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儿童诵读经典就是如此。
记: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因为文言文的艰涩难懂阻碍了文化的传播,从而有一些人站出来主张白话文的,而您的“读经”活动却主张不要去解释,只要记忆就可以了,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件平心静气的事情,儿童理解心理学的理论也是这样,当他的心理成熟到一定时候,理解力自然就提高了。有人说我的“读经”是“填鸭”,而我认为“不读经”是“饿牛”,牛吃草都是先吞下去,需要的时候反刍,其实儿童的大脑是可以装下很多东西的,当他记忆力好的时候,让他博闻强记,当理解力发展了,这些积累就会自然发散。
我们倡导“读经”教育,即是希望儿童在其性向纯净之时,及早选取传统中有高尚意义的文化教材以教养之。当然,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日积月累的过程。经典是最高的智慧,是圣贤之言,是民族文化之精髓,诵读经典可以将智慧和德性融为一体,通过口诵心思,日积月累,来完成个人文化道德修养的积累和提升。
记:那么“读经”是不是可以看成是一种“道德教育”?
王:应该是“人生教育”更准确。因为“经典”是承载了我们民族的思想精华的,“读经”提升的不仅是我们的人性道德,它还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开启智慧的通道。对这种经典我们采取回避、甚至舍弃的态度,这无疑是非常愚昧、甚至是愚蠢的做法。我们这一代被耽误了,但不能再贻害下一代,这也是我目前奔走疾呼的动因。
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从人性的根源、教化的核心来说,教育的这种革新是当务之急,是“固本培元”的工作,虽然收效在十年百年之外,但“今日不做,必贻明日之悔”。
记:下面这个问题可能是一部分人的担心。因为从形式上来讲,读经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那就是它很像中国传统的私塾式的教育。这样以来,我们的科学教育怎么办?
王:教一个民族的幼苗接受其祖先的智慧的熏陶,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并不妨碍我们向西方学习科学知识。实际上,我们国家缺少的不是科学家,相反缺少的是正确认识和引导科学方向的思想家。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扼杀我们孩子的创造力的,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在想方设法让孩子明白那些他们的理解力还不能达到的东西。表面上看,我们的教育领先西方几年,因为他们初中孩子才会做的数学题,我们小学的孩子就可以做,但是从高中以后,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所以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为了领先几年,而输了一辈子”。
记:“读经”这个词给人的另一个联想是“五四”时期的著名论争。当时有许多文化巨擘是反对读经的。比如,鲁迅和胡适之先生就反对读经。这虽然是上个世纪初的事,但我想,您不可能不对此作反思和关注,因此我们仍然想知道您对此的看法。
王:五四时期许多文人之所以持“反传统”的心态,是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关的。虽有合理的一面,但今天看来仍然偏激。本来,“反传统”,如果是“反省传统”,则是表示一个民族的要求进步,这是任何一个有活力的民族常要做的事。但“反传统”如果变成是无条件的“反对传统”,乃至于必须“消灭传统”才甘心,那就不同了。“消灭传统”只能使一切传统的传承汲取皆失其根源。
另外一个道理是,虽然这些人反对别人“读经”,自己却读得很好。这是没道理的。
本报记者杨晓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6:17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6:18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两句选自杜甫的《望岳》。上句是近景所见,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6:18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6:19
出自《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