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5:55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长绿草本植物,亦称白豆蔻、圆豆蔻。它初夏开花,花呈淡*,中医以其种子入药。
豆蔻有两个特点,引起了诗人的联想:一是它的花蕊*,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于是成了爱情的象征;二是它的花蕊重而下垂,花未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于是又成阼女的象征。因此人们以“豆蔻”比喻*。
“豆蔻年华”出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赠别》诗。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杨州路,卷上珠帘怎么不知。”诗中为“豆蔻年华”规定了明确的年龄,即“十三余”。从生理角度看,十三四岁的少女,正是含苞欲放的年龄,而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适值含苞期,用来作对比,是十分恰当的。杜牧用豆蔻来比喻他所爱的少女,与前面所说豆蔻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关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5:55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
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高约丈许,在春末夏初开花,成穗状,初为嫩叶所卷,叶渐展而花渐开,二月正是含苞期,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形容少女的纯洁天真和做梦的年龄。“豆蔻年华”一语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
洛阳牡丹的一个品种,菊花型。花蕾圆尖形;花粉白色,稍带蓝色(56-D);花径14cm×7cm。花瓣窄
长多浅齿裂,排列整齐,基部有明显的紫红色条斑。雌雄蕊正常,房衣白色,柱头红色,雌蕊9~13枚。花梗挺直,花朵直上。中花品种。
株型中高,直立。枝较粗壮,鳞芽狭长,一年生枝较长,节间亦长,稠密。总叶柄长约7cm,斜伸;小叶柄短,小叶长椭圆形,缺刻较多,端锐尖,边缘下卷。生长势强,成花率高,萌蘖枝多。洛阳国色牡丹园1992年育出。
-----------------------------------------------------------
词目 豆蔻年华
发音 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 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示例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5:56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
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高约丈许,在春末夏初开花,成穗状,初为嫩叶所卷,叶渐展而花渐开,二月正是含苞期,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形容少女的纯洁天真和做梦的年龄。“豆蔻年华”一语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附:
洛阳牡丹的一个品种,菊花型。花蕾圆尖形;花粉白色,稍带蓝色(56-D);花径14cm×7cm。花瓣窄
长多浅齿裂,排列整齐,基部有明显的紫红色条斑。雌雄蕊正常,房衣白色,柱头红色,雌蕊9~13枚。花梗挺直,花朵直上。中花品种。
株型中高,直立。枝较粗壮,鳞芽狭长,一年生枝较长,节间亦长,稠密。总叶柄长约7cm,斜伸;小叶柄短,小叶长椭圆形,缺刻较多,端锐尖,边缘下卷。生长势强,成花率高,萌蘖枝多。洛阳国色牡丹园1992年育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5:57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高约丈许,在春末夏初开花,成穗状,初为嫩叶所卷,叶渐展而花渐开,二月正是含苞期,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形容少女的纯洁天真和做梦的年龄。“豆蔻年华”一语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5:57
不是因为香气,而是女子在十六七岁是,正是被“追”的时候…………
可以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