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历数各个朝代的著名宰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4:0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13:16

宰相是为宰辅之臣,一直以来,它都是皇帝的辅弼助手。其掌管国家行政,上佐皇帝,下理万民,一人之下而万人之上。古代为相者居多,其中有像房玄龄、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的名相,也有像李林甫、秦桧这样的奸相。那么,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是怎么样的?它又是什么时候被废除的?

宰相制度产生于秦代,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在*设置了三公九卿制度,而丞相,就是三公之首。秦代的丞相分为左右,左丞相为首,右丞相为副,如李斯曾经长期担任左丞相,而冯劫、冯去疾则担任右丞相。丞相掌管行政,其下设九卿等卿士,九卿*也多对丞相负责。

西汉初期的宰相制度沿用于秦朝,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也曾设立左右丞相,萧何、陈平、王陵、曹参、周勃都曾担任过左右丞相之职。汉左右丞相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掌权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集权进一步加强。汉武帝设立大司马大将军一职专管行政军事,而宰相反而成为了执行机构。卫青死后,大司马行政之职又被重新剥夺,于是丞相又兼管国政。

西汉晚期,汉哀帝刘欣力行改革,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并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废大字称号,而以司徒、司空、太尉位列三公,司徒依然为三公之首。不过,虽然司徒依然是挂名的宰相,但其的权力则被大大削弱。光武帝在朝廷上正式设立尚书台,且以尚书令为首,尚书仆射为副,只有加录尚书事头衔的*才有资格议政论政。故而,一般东汉丞相的前面也都会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

三国和两晋时期继续沿用了东汉的宰相制度,无论是魏国,还是西晋、东晋,丞相录尚书事皆为朝廷主宰。魏文帝曹丕在位时,丞相制度进一步得到了优化,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也成为了尚书宰相的惯用头衔。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尚书台的权力过于庞大,皇帝遂又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份理尚书职权,于是,三省制度便因此而产生了。

三省*皆被称为宰相,他们之间相互制约,进一步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唐朝建立后,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成为定制,尚书*官为尚书令,中书省为中书令,门下则为侍中。三省之中,以尚书省为主,门下、中书副职,故而,尚书省也成为了实际上的宰相首辅。唐高宗继在位时,尚书令被废除,尚书省实际行政长官成为了左右仆射,因而,左右仆射也成为了尚书省实际上的宰相。和东汉的录尚书事头衔一样,唐朝也在尚书仆射的前面加上同中书门下的头衔。只有加上同中书门下头衔的官吏,才有资格论政议政。

宋代的宰相制度较唐代更为集中,宋朝虽然也延续了唐朝的三省制度,但其多为虚衔,宋时,宰相与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共理朝政,皇帝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甚至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将兼理朝政。元朝建立后,三省制度再次遭到了挑战,元世祖忽必烈将三省合归于一省,并以中书省统领国政。中书省之下,设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这也就是元朝的宰执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后,也曾延续了元朝的宰相制度,不过,太祖朱元璋却并没有将其保留下去,胡惟庸案件发生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自此,传承达上千年的宰相制度便不复存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