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1:2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8:07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设备突发异常、产品质量发生偏移、跑料、标签领用数与使用数发生差额或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通知单,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过程及原因、地点、日期、填表人签名。将偏差通知单上报车间和质保部,由车间和质保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画措施。处理原则: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可继续加工、或回收后再利用、或采取补救措施后进行返工,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则进行报废或销毁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公司上下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总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构建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五落实五到位”。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主要责任人、包保领导、分管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推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同时,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依法治安,确保了我公司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氛围不浓、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知识匮乏等仍是一个普遍现象,甚至还存在着安全生产走过场,不重视的现象。就新形势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浅见。
一、现状与问题
(一)安全管理人员的主动作为的意识差。就是被动工作,没有效率。办事拖沓,节奏缓慢。一些同志习惯了被催着办事,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缺乏紧迫感,缺乏说办就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本周的事推到下周。一些工作的安排部署,很长时间才能拿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时已是事过境迁,不了了之了。
(二)安管队伍素质底下,专业性不强。
大部分单位配备专职安管人员少或一人身兼数职,且大多数安全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不具备与所从事的客运安全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现场缺乏应有的安全监管和预控,安全管理成了一句空话。现场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很多都是临时聘用人员或学历较低人员,他们文化素质较低,不懂电脑,基本不存在可持续学习能力,很难适应现今社会对安全的要求。还有就是安全技术素养差,有的人员就连驾驶证都没有或不会开车、不懂车辆技术,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安全技术的要求。
(三) 没有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也就是全社会没有真正达到像我们企业这样的时时刻刻抓安全的力度和氛围,行管部门抓安全也仅仅是搞“为期多少”的,况且,在各类媒介中很少涉及安全特别是道路运输安全的宣传教育,仅仅是通报事故。有时,上车检查还会遇到旅客不配合的情况,这就是大安全氛围营造不够。
(四) 道路客运市场萎缩、经济效益下滑,安全管理出现新的难度。很多经营合作者急功近利,图便宜、增效益,往往忽视对驾驶人的慎重选择或又回到了“有活就干”的多拉快跑的时代。
(五)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基本完成,但没有具体实施的统一标准和流程。很多临时的工作按要求做了,但没有标准。
二、主要对策措施与建议
安全生产重在防范。应建立起一支较稳定、有传帮带的安全管理队伍,日常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指导,强化落实各级人员各部门安全责任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生产安全,良性发展。
1、培育安全管理人员主动作为、素质提升。培养安全管理人员“熟知*”的才能、“精通业务”的才能、“大公无私”的才能、“反应敏捷”的才能。培训教育安全管理人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安全管理人员的真正按部就班和有所创新行为能力。
同时,创新责任体系,解决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层层落实责任,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悬空,责任制无法落实的事实;解决责任制缺乏可操作性、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不具体,没有对责任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虽然层层签订责任状,但落实不到位;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工作浮在面上,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部门、乡、村、企业不落实不到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各级安全员队伍的建设和业务素质的培养。
企业首先需要建立起一支较稳定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应能够基本满足企业安全生产需要。这支安全管理队伍中一部分人员可以是定向培养的,以后就能在现场专职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另外一部分属于企业培养的,可以随时调配使用,这些安全员学历为高中或职业院校毕业已足矣,或从企业中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中选拔。通过企业主管部门的日常培训,经过几个现场实战,即可完全胜任初级安全员工作。
企业主管部门应利用日常检查、安全例会或现场实践指导等方式,对安全员开展现场教育培训,以迅速有效地提高安全员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队伍和阵地建设,培育安全生产“新闻发言人”、理论人员、考评员、通讯员和社会监督员等,发挥微博、微信、微门户等新媒体的作用,保持正确*导向。同时,可以在各类媒介,有条件可以在电视上做一期或定期做节目,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氛围。
创新培训教育和考核奖惩机制。安全生产宣传开展的方式要活。安全学习培训不能仅限于学习读法律法规,大会做报告、有奖征文、演讲会、对话、双向交流、自我教育等形式要坚持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进行双向引导,用足各种文化、宣传手段,通过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达到安全宣传的目的。还要贴近本部门、本职工作岗位。要针对不同阶层,分层次的进行教育工作。不能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一锅煮”。
5、重新确定实施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或工作标准。无论基础资料、基层工作、基本功提升以及考核奖惩,都要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进行,使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使企业的人、机(车)、物、环境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保障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8:07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设备突发异常、产品质量发生偏移、跑料、标签领用数与使用数发生差额或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通知单,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过程及原因、地点、日期、填表人签名。将偏差通知单上报车间和质保部,由车间和质保部进行调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8:08
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可继续加工、或回收后再利用、或采取补救措施后进行返工,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8:08
应该赶紧告知主管部门和*领导,如果比较严重,就赶紧通知所有员工撤离出去,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和灾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8:09
生产异常的处理措施
生产异常指生产计划、产品、物料、质量、设备和水电等出现异常导致生产车间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等情况,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
2.产品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
3.物料异常:因物料采购不及时、物料质量问题等导致
4.质量异常:因制造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导致
5.设备异常: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导致。
当生产现场出现以上异常信息,且异常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未得到解决时,操作异常班长应填写生产异常报告单,具体异常的处理流程如下:
1出现上述异常信息时,班组长应立即填写生产异常报告单(如图表所示),并通知生产制造部及相关责任部门,前来研究拟订对策加以处理,并报告直属上级领导。
2各生产单元会同生产制造部、责任班组采取异常的临时应急对策,并追加书面指导要求加以执行,以降低异常的影响。
3.异常排除后,由生产单元填写异常报告单(一式三份),并转质量部,并由责任单元确认。
4.责任班组长填写异常处理的对策,以防止异常重复发生,并将生产异常报告单的第一联自存,其余两联退还生产制造部
5.生产制造部接到责任班组异常报告后,将第二联自存,并将第三联交至质量部。
6.质量部通过核查异常情况及损失,进行处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