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进行了哪些组织层面的创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2:0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2:57

一、企业组织的基础制度,是创新的生存土壤。
这个问题涉及的层面看起来很小,就是关乎制度创新的问题;但我觉得其实不简单,虽然很基本,却是大文章!
一个个人、企业、社团、*、国家的运营,都要有游戏规则,也就是我们说的制度;而上升到*、国家高度则是法规与法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最直白的告诉我们,凡事有规则、要制度!只是履行的范围与高度不一样。
其实这个不单单中国的民营企业管理问题、乃至我们一个国家发展也需要及时的制度创新!
所以我以为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有两种:
一种是硬性的管理性的系统运营的规范化制度;
一种是软性的潜在性的社会公德的人性化制度。
尤其是根本性制度,就好象国家的基本法一样重要!是企业创业、立业、壮业、基业的根本所在!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制度管理也要同步修正、创新!
凡事有个新陈代谢的过程,管理也要推陈出新!也是个不断调整修正和创新改善的过程!
所以、根本性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进行规范科学管理的基础制度。

二、思想观念的改变,是制度创新的前提。
思维变、行为变;思路变、出路变!
任何一个个体、组织、(包括国家机制与*)的改变,首先的就是思想观念的改变!
在这里关于这个问题的延伸,只要是中国人经历了这个30年(1978-2008)的改革历程,尤其“11届3中全会”就知道企业的改革蜕变与国家的改革同步;是同等重要。
企业的创立、发展、壮大、成熟之后的变革,就是一种必须的创新。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思想意识、行为观念的高度重视所引发的创新变革的前提。
思想观念的运动,就是产生大规模生产力的基础。
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产权结构改革制度,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的总体经济结构,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国民经济主体:以国有化为主与私有化相辅的经济类型结构
这个比例初步估计(参考国家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体,就是以国有企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这个性质目前没有发生基本的质的变化!
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范围的补充地位;在某些民生经济方面,甚至占到一定的影响,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2、企业数量主体: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数量比的资本结构
在资本结构上,目前中国(国资委)国有资产(在特殊行业)占据国民经济比例应该比较大;
而中国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比例占据国民经济日常民用的比例应该比较大;
这个也国内国际分工的需要,但更是市场经济*应变的需要。制度化更需要及时灵活实用。
在30年的改革中,民间资本的突飞猛进,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国策;得益于资本搞活等。
最关键的就是国策中,让民间积聚的经济能量得到很大的发挥;说白了,在于国家经济*的改革,也就是国策的改革成功。让中国经济结构从30年(1949-1979)的国有资本绝对统治阶段,上升到差异经营到并行运营、直到目前30年来的规模竞争阶段(1979-2009)。
可见资本结构的改变,反过来影响制度层面的变化,是个周期性互为影响、互为作用的经济循环。
3、产权互为主体:国有企业与民间资本互为渗透的混合股本结构
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最终进行多种联合形式的合作与发展,必然导致产权关系的变化。我们看看现在的国内外,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碰撞、糅合、合作、分工的趋势愈发明显。相互进行股本结构的渗透和产权结构的变通时有发生。
这个也是经济运营到一定程度的规律性、从竞争到联合、再到裂变、新的经济体产生、新的组织与竞争。
经济行为最终影响和改变管理*的改变;否则,就会出现相互制约钳制的反作用力。。。最终进行产权结构的冲突、调整、联合、重组行为,或者发展到以至于破产、消亡的境地。
根据以上的个人判断分析:民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最具有竞争性、持久性的制度化经营趋势:产权结构的模式改变,最有效果!

四、系统管理创新,是制度变革的中坚结合体。
系统管理创新,是民营企业最大的制约点和最具备成长空间与活力的行为。
我们譬如一个简单的例子:
刚刚第三点上说明的关于产权制度问题,在这里可做个延伸:
1、行为制度:管理的激励、信任机制:授权管理行为
2、产权制度:产权行为的改革,必然产生治理结构的变化:资本与股权改革、期权改革
3、可持续制度:这个概念,目前在国外诸多大集团公司中,已经延续了经理人代理制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委权管理制度等。
4、启智制度:企业,尤其民营企业的创业时期的组织结构---发展时期的组织结构---扩张时期的组织结构;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同步系列管理制度改变和适应性创新,必然而然产生经营发展问题上重大的管理障碍。包括思想、行为、运营等系列上的诸多问题并发症。
5、企业管理创新,是管理里程上的二次创业行为,也是由家族作坊式管理模式必须过渡到初具现代化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也就是“人治到法治、随意到标准”的管理过程。由“粗放式到集约化经营”、由“结果效益型向利润成本双控型”的转变。
现代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已经到“制度创新无时不在,无时不要”的阶段。

五、企业文化创新,是制度创新的执行保证。
谈起文化,大家不会陌生;上到国家、民族文化,中到区域文化,小到企业文化和家庭文化。
既然是文化,文化的含义延伸也是不一样的;文化的正负双重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我个人想说的是: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管理行为。
1、什么是企业文化?几乎90%左右异口同声的说:老板文化、企业家个人文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企业行为、家族文化”。
2、文化管理包含那些要素和因素?我个人以为包含四个层次八大要素。
而制度管理与制度创新,则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面,也就是第一层面。也就是说,要想改革和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行为,第一个就是制度上的适体和适用。尤其企业统一的基础管理制度,是正面文化宣传和导入的基石。
3、家族企业,尤其是处于转型期的民营企业,变革家族习惯性管理模式,尤其重要。
4、文化是虚的东西,可又是影响最实最深远的东西。(本人2008年已经发表“文化本质是与非”),如何让最基本的好的适用的制度,得到执行落实并因时调整适合自我管理的行为,才是制度管理创新与突破的关键问题。文化创新的制度化,是一个良性的发展企业保持“未来百年基业”长青的法宝。文化的最基本出发点,就是认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