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5:2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21:56
一、保险单丢了怎么办?
保险单是客户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的正式书面文件,它基本载明了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 义务关系,是理赔时的重要单证之一,所以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寿险合同的效力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不发生理赔,保险单一般 是不会轻易“抛头露面”的。所以专家建议您保险单要妥善保管,要象对待您的存折或银行卡那样精心保全,不妨把它们放在一起。
保险单一旦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补发手续,办理补发保单手续时须携带投保人的身份证件、填写保险合同变更申请书并由投保人亲笔签名,若委托他人办理还须填写委托授权书并携 带受托人的身份证件。补办后的新保单对保险合同的效力没有任何影响。
二、保险单的法律效力:
保险实践中,一般是投保人交纳保费后,保险公司才签发保险单,但在特殊情况下,保险公司也愿意事先签发保险单,允许投保人在事后一段时间内交纳保险费(如保险公司为了挽留住大客户,允许其在保险单签发之日起多少天内交纳保险费),其在保险单中对投保人的交费情况与保险单的效力也作了相应的说明。就笔者了解的情况而言,保险公司在保险单中就上述事项的说明有几种不同的表述,虽然字词相差不大,但对保险单会产生不同的法律效力,继而影响保险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费交清之前发生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责任
该特别约定为免责条款,投保人交清保费之前,保险合同已经成立并合法有效,保险费交清之前发生的事故属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赔偿范围,但是由于有以上规定,保险公司享有免责事由,保险公司可以此免责事由拒绝赔偿。而且,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已生效保险合同的约定,向投保人继续索要保险费。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后,对之后还在保险期间内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则应该承担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免责条款应该向投保人明确说明,否则不产生法律效力。
保险费交清之前,保险单不生效
该特别约定为附生效条件的条款,保险费交清之前,保险单已经成立,但是并没有生效。也就是说,只有投保人交清了保险费,保险单才生效,保险单生效的条件就是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纳保险费。对保险费交清之前发生的事故,由于保险单并没有生效,保险公司无须承担赔偿责任。当然,保险公司也不能以没有生效的保险合同向投保人索要保险费。
保险费交清之前,保险单无效
该特别约定是当事人意思表示错误的结果,保险单是否无效,只能看保险单约定的内容是否违反了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是,则保险单无效,否则,保险单不会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保险单的无效不是当事人所能约定的,其只能根据相应的法律、行*规来判断。实践当中,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解释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为保险费交清之前,保险单不生效的,则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为保险合同附生效条件的条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21:57
可向保险公司提出重新补发一份。
《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具有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不仅适用保险法,也适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
保险合同虽属民事法律关系范畴,但它的客体不是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保险利益。
保险合同不仅受保险法的调整,还应当受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所以,保险合同的成立一定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和合同的成立要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21:58
保险单是客户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的正式书面文件,它基本载明了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理赔时的重要单证之一,所以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寿险合同的效力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不发生理赔,保险单一般是不会轻易“抛头露面”的。所以专家建议您保险单要妥善保管,要象对待您的存折或银行卡那样精心保全,不妨把它们放在一起。
保险单一旦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补发手续,办理补发保单手续时须携带投保人的身份证件、填写保险合同变更申请书并由投保人亲笔签名,若委托他人办理还须填写委托授权书并携带受托人的身份证件。补办后的新保单对保险合同的效力没有任何影响。
保险专家也建议,长期缴费的纸质保单不太容易保存,建议大家能够复印一份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发现保险单丢了,一定要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联系,携带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身份证明可以补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21:58
首先你拨打相应保险公司的总公司热线电话报案,总台是告诉你带齐资料到所投保的县级支公司补办保险合同本,雷交十元I本费。保险合同是法律凭证,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条款进行理赔的法律依据,要妥善保管,免得产生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