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简单实用的经济学原理可以分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5:5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8:07

如果经济学学得好,其实很多是可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以下就介绍两个很简单,在生活中最常被用到的两个经济学原理吧。

第一,机会成本也是成本。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北京某闹市街道,我们有一家店面。这家店我们用于卖早餐,每个月可以赚5千块钱。那我要不要继续经营呢?

有人说,当然要啊,自己的店铺,不用交店租,赚的钱都是纯利润。

可是,此刻你真正要算的是,如果把这个店铺租出去,然后我再去外面找一份工作,我能赚多少钱?如果说把店铺租出去我可以赚3千块,自己去外面打工,我又可以赚3千块,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把房子租出去然后自己去打工的收入要高于自己开店卖店铺的收入。

所以,此处,因为自己卖早餐而使用的店铺,就导致了不能赚到把店铺租出去的钱,而这个钱,就是机会成本,这是要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的。

第二,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

我们为了某一件事情已经付出的,无论怎么样再也收不回来的成本,就叫沉没成本。

打个比方,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买了电影票,这个电影票的钱已经花出去了,就算我们不去看或者只看了一半就离场,这个钱也是收不回来了,那这个钱,就是沉没成本。

为什么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呢?

因为无论我们后面怎么做,对前面这个成本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那这个对我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

回到看电影的例子。看了十分钟以后我们就知道这个片子拍得不好。此时,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不看吧,好像亏了,反正电影票都已经买了,也退不回来了。但是看吧,我们浪费的就不只是钱了,还有宝贵的时间。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及时止损才是王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8:08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资源是有限的(稀缺性),因此人们只能在在一定的约束条件的作出权衡取舍。如一个名人,一定时间内接受的采访者是西方记者还是记者,这就面临着取舍,需要比较一番。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它放弃的东西某件东西的成本,不仅包括它本身的成本,还得考虑为了它不得不放弃其它选项。这就是机会成本,在生活中经常存在。比如说,一个人决定到*从政可能就要放弃到地方大学做教授了。3要考虑边际变量边际量是用来衡量自变量的变动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关系的。而实际上,存在边际变量递减的规律,即一个物品的供给越多带给人的心理效用逐渐减少。比如说,问问题没有错,但是问来问去的,就可能使人反感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的行为,与预期收益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正面或负面的激励方式,给人们带来预期收益,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说,不想回答别人问题的话,直接回答无可奉告能预期到对方不高兴,所以不可取,不会直接这么说。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情况都变好贸易可以提高分工和专业化,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国民福利。因此,在以贸易著称的城市,能够保障该城市贸易持续活跃的地方领导人,想连任的话有知识水平的人是支持的。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机制引导经济活动,能使得经济达到自发的均衡。因此,如果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领导人,却在重重努力下确立了市场经济*,这样的贡献也是很大的。7*有时可以改善经济状况市场并非万能,有各种缺陷。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所有有时候需要*的干预。所以说,市场运行当然要按照市场的基本法(商法和经济法),但是他们*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8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看他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取决于他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也就是生产水平。因此,一个优秀的执政集团,应当代表该国家该民族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9当*发行过多货币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市场所需货币量的话,就会货币贬值,物价上升。因此,要适度发行货币,闷声发大财,避免超发货币对经济造成不利。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困境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是反向变动的,*只能在较低的通货膨胀和较低的失业率之间做出取舍。如果忽视这条规律认为两者可以得兼,那么想的就太简单幼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8:08

在一个冬日的晚上,你攥着201块私房钱出门约会未曾谋面的异性网友,心潮澎湃。由于女朋友管的太严,这钱是你连药都停了省下来的。可是在经过那条无人小径时,意外发生了。妖风起处,手里的钱都被吹走了。你当然连女网友都顾不上了开始捡钱。第一个小时,你先捡大票,找回来了150块。你稍感心安,不想寻死了。第二个小时,你再接再厉,又找回来了50块。虽然仍有损失,但已经可以接受。已经熟练掌握捡钱技巧的你,确信自己再花一个小时,肯定可以找回剩下的一个块钱。如果按照之前的情况,两小时找到200块,每小时100块,再找一小时很划算啊!但是你并不傻,知道要算上眼下的投入,那么就是三小时找回了201块,一小时也有66块,也应该接着找啊。但实际上,你最后要投入的一小时,只得到一块钱的回报,而女网友也觉得你放了鸽子,把你拉进黑名单。而我一边安慰着流着泪的你一边分享给你一个经济学原理:“理性人计算边际量”。这是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第三条。边际量包含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也就是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成本和收益。简单来说,就是你在日常决策时,只应计算下一个行为是否合理。由于女性天生的不符合逻辑的恐怖直觉,你跟女网友聊天东窗事发,被女朋友甩了。独自来到麦当劳买醉时,发现这里一杯10块的饮料,第二杯半价。这时已经是单身狗的你,考虑的不应该是饮料变成了7.5元一杯很便宜,而是你第一杯获得的幸福感值10块,强行喝第二杯会不会让你获得价值5块的幸福?如果把这5块钱去买别的,会不会比*自己喝两杯饮料更舒服?因此,在决定是不是买两杯时,你就不应该再考虑第一杯的10块钱,只应计算第二杯的边际成本和收益。问题就变得很简单,即 5块钱买“已经喝了一杯不太想再喝的”第二杯饮料划不划算。生活中,很少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事情。更多的情况是,你在土地中投入的前5公斤化肥,可能为你多带来10公斤的粮食,第二次投入5公斤的化肥,可能只为你带来多5公斤的粮食,第三次投入同样的5公斤化肥,只多产了1公斤的粮食。又比如我和我条女刚开始约会的时候,我信口说个段子她都会哈哈哈,现如今我酝酿半天的梗却只能换来白眼。(人生已多风雨,往事不要再提。这个边际收益递减理论在学习中非常明显。你在刚开始复习时,只需投入两个小时就能让你不挂科,之后再学两小时,就会为你多加10分。再往后,每一点分数的增加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99分到100分,可能需要你花一整夜去追究细节。由于没有吃药又同时失去女网友和女朋友,你一整个学期都无心学习。于是在期末5门考试前你只有20小时来复习了。在了解边际理论之前,你可能会手忙脚乱的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而现在,幡然悔悟的你大概会先每门课复习2两小时,然后。。。刷个十小时手机。讲述这个问题,我想不出幸福的故事,所以只好麻烦读者大老爷承担这悲惨的安排。你说我怎么不上?我一个一线帅比兼十八线经济学家,经历这样的苦恼会让剧本显得很不真实。通过理性的规划时间,我从来不曾整日呆在图书馆或者通宵学习,我曾为此沾沾自喜。我也因此从来不是分数最高的那一个。同样,不论是吃饭,旅行,读书,恋爱,在成年之后我做所有事都会不断权衡。毕竟经济学就是一个研究如何“做决定”的学科。做事只做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就停止,再多一分的努力似乎都有些浪费,有时候,我明明知道再多使用多少精力就可以做到最好,可是还是会满足于最高的“成本/收益”比。如果理性的看那些在自己领域里靠着热情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人,他们的废寝忘食是往往不划算的。然而,我真的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眼中只有一个目标,羡慕他们的用热爱增加了自身的边际收益。因此,我会在将来教我儿子边际主义时告诉他 “在追求任何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最顶端的最后一小段路的边际成本是最高的,关山修阻,难以成行。但是边际理论只能带你到那里,最后一段路上请你务必忘记它。”当然了,我自己并不一定会去实践,这段广播腔的热血对白只是为了在他的边际收益里,加上一块名为“爹的期待”的砝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8:09

你花了100块去看电影,结果发现这电影超级烂啊,演员矫揉造作不说,特效技术五毛,里面的台词更是惨不忍睹,情节一塌糊涂。这个时候,怎么办?你是继续熬下去呢?毕竟花了100块呢?还是说直接走人?

理性的决策就是立刻走人。为什么?这就叫做沉没成本(Sunk Cost)。

沉没成本是指之前就发生的,并且不受当前决定影响的费用。通俗的讲,你再前期已经付出了成本,这里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等,而这些东西,在当下已经无法收回,这就是沉没成本。它不会因为你接下来的行动而发生改变,是一个已经发生的常量。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沉没成本,那就是金钱:你花费的100块电影费以及你前往电影院和从电影院回来的交通以及时间。这几样东西,都已发生了,而且无法挽回。那么,这个时候,你继续看电影,其实只是在折磨自己,因为你该花的已经花了,而且你还要忍受着垃圾电影继续折磨的痛苦,这种情况,你是在增加自己的代价。而如果你现在离开了,那么,你就不需要额外的增加痛苦了。

所以,沉默成本是一个非常好的内容,他是对抗我们感性的。

比如,你花100块去吃自助餐,你就拼命的吃,恨不得扶墙进扶墙出,因为你想着让自己吃回本。可是,你花了这100,吃的刚好,吃的撑,都不影响这100块的沉没成本啊。你如果吃太撑了,长肉还要减肥不说,严重的还要吃胃药。何苦来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8:09

比较优势。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国际贸易。举个例子,挖掘机技术英国强,1个英国人一分钟就能造出一台,一个葡萄牙人却要一小时。葡萄酒技术英国强,1个英国人一分钟就能酿出一瓶,1个葡萄牙人却要半小时。所以英国完胜葡萄牙。但是葡萄牙在葡萄酒的生产上却有比较优势,因为葡萄牙生产一瓶葡萄酒牺牲的成本是半个挖掘机(半个小时本来可以用来生产半台),而英国人生产一瓶葡萄酒牺牲的成本是一台。所以分工的结果是葡萄牙人生产葡萄酒,英国人造挖掘机。但可以给人的启迪就多了。比如职业选择上,你需要关注的是你相对于你的竞争者的比较优势。你可能各方面都能碾压别人,但是你和别人的时间一样,专注于不属于你的比较优势的事情意味着你的牺牲也更大。同样,你可能各方面都被别人碾压,但是别人却不可能在比较优势上全方面优于你,这意味着即使从最庸俗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每个人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