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26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08:31
数量-成章by公*上岸日志(公号微博免费分享)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fxWv9q7ff6DU3ZtVH6L7g
数量-成章by公*上岸日志(公号微博免费分享) 讲义笔记 数量5.mp4 数量4.mp4 数量3.mp4 数量2.mp4 数量1.mp4 笔记 2018.10.27 方法精讲-数量5 成章 (笔记)(2019省考线上笔试小班-广东1期 2019省考笔试大班-广东2期).pdf 2018.10.26 方法精讲-数量4 成章 (笔记).pdf 2018.10.25 方法精讲-数量3 成章 (笔记).pdf 2018.10.24 方法精讲-数量2 成章 (笔记).pdf 2018.10.23 方法精讲-数量1 成章 (笔记).pdf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09:49
公*算是一种能力性考试,而非知识性考试,说得再明确一些,公*是考查我们是否具备应对这种时间压力型考试的能力。即使你学富五车,如果在考试中无法统筹好作答时间,最终的结果可能也会不尽人意。因此,如果考生从未接触过公*,采用自己一贯的常规思维去考试,多数情况下就会在众多竞争者中沦为炮灰。因此,建议考生选择一家培训机构跟着老师系统复习,学习应对公*应有的思维和技巧,这样复习的效率更高,往往仅需两三个月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备考时间相当充分(比如刚上大一就开始准备……),也可选择自学,重要的是要学会提炼规律、归纳总结,否则,错误的学习方法无异于开山采珠。
对于培训机构的选择,与实体地面班相比,更建议购买线上直播课,上课时间一般是每晚7点开始,不耽误白天上课上班时间,每节课至少直播两小时,课上可以跟老师实时互动,课下可以自己加速、无限次看录播,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答疑,还会配备教材、讲义、模块真题库、真题套卷、模拟卷等等全套纸质版资料包邮到家,价格更是非常实惠。腾讯课堂每晚会有免费公开课,大家可以先去试听一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刷题对公*来说必不可少,但前提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刷题,如果方法错误,刷再多的题也是缘木求鱼。总体上来说建议备考的整体思路如下:听课学方法→分模块刷题(不限量,把每天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刷题,注意一定要总结,包括常考的正确选项特征、常考的错误选项特征)→听课回顾方法(第一遍学习多少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刷一轮题以后,再听第二遍课程,会对老师的讲解有一个新的认识与理解,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刷套题(每天如果时间允许,上午一套行测,下午一套申论,仍然注意一定要总结)→回顾、总结、保持。
接下来笔者将按照个人建议的答题顺序来介绍行测各模块的备考策略:
第一,常识判断。该模块考查的内容非常多而杂,上天入地无所不考,很难在短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所以从复习的性价比这个角度来说,不建议大家放过多的精力在这个模块,它更多的是靠我们日常的积累,当然,如果精力允许,有一些像历史、文化等除了时事*以外变化较小的内容,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每天的坚持学习来得到一定提高的,比如每天拿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常识手册,即使考试没有用到,也全当是丰富我们自己的学识了。另外提醒一点,通常监考老师会提前5-10分钟发放卷纸,而且会强调打铃之前不允许答题,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不动笔计算,只用眼睛看,把试卷的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快速扫一遍,会的直接选,不会的也不必纠结随便选一个即可,这样争取在打铃之前或者打铃后5分钟之内把常识搞定。题目举例如下:
【例1】早在400年前,西班牙等国商人就将中国的丝绸以及茶树、柑橘等农作物运往拉丁美洲,又将一些农作物从 拉丁美洲引入中国,形成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请问以下哪些农作物不是从拉丁美洲引入中国的?
A.玉米 B.红薯
C.花生 D.水稻
解析:D。【历史-古代史】
玉米、红薯、花生均原产美洲,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水稻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之一,在河姆渡遗址中有发现, 是我国最早的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故选D项。
第二,资料分析。该模块可以说是行测科目里面技巧性最强的一个模块,如果方法正确,20道资料分析题应该在25-30分钟之内完成(不放弃每篇资料的最后一道综合题),同时,资料分析又是行测科目里面唯一可以拿满分(准确率至少保证90%)的模块,并且分值较高,所以从作答顺序上来讲,也不建议按试卷顺序把其放在最后,应该适当提前,从而保证有充足的时间高质量完成该模块,总而言之,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资料分析的重要性,建议坚持每天做一套资料分析保持手感,切不可懈怠。题目举例如下:
【例2】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四万亿元。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2578.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幅比同期GDP第二产业增幅高3个百分点。
请问: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相比2015年大约:
A.提高了0.1个百分点 B.降低了0.1个百分点
C.提高了0.2个百分点 D.降低了0.2个百分点
解析:B。【比重题型-两期比重差计算】
根据题干所求“2016年……的比重相比2015年”,可判定此题为两期比重比较问题。定位文字材料可得,整体量:民营经济增加值B为42578.76亿元,增速b为7.8%,定位表格可得,部分量:第三产业增加值A为211.58亿元,增速a为7.6%。根据两期比重差公式:
且a<b,因此比重下降,排除A、C,a-b=7.6%-7.8%=-0.2%,根据技巧,结果一定小于它本身,故正确答案为B。
第三,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是行测科目中题量最大的两个模块,也是行测拿分的主力军所在,而且这两个模块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所以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这两个模块,准确率要保证至少80%。很多同学觉得判断和言语这种文字题根本摸不到头脑,看哪个选项都对,基于此才更建议大家跟着老师系统学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技巧,才不会在选项中纠结,因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比如判断推理的定义判断,定义说行政机关如何如何,那么选项中必然会有一个非行政机关作为主体的比如学校、比如医院等等,这就是做定义判断的关键词法;比如言语理解的片段阅读,分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那么文段重点必然在开头,四个选项除了一个正确选项以外,必然会有三个都是文段后面的解释说明部分,说得再对,也不是文段重点所在,当然就不能当选,这就是片段阅读的行文脉络法。请相信,判断和言语是除了资料分析以外,短时间内成绩提升最快的两个模块。题目举例如下:
【例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解析:B。【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均有形状相同的元素,且数量依次为2、3、4、5、6、?,问号处图形应该含有7个形状相同的元素。A项6个,B项7个,C项2个,D项没有形状相同的元素,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例4】情感广告是诉诸于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值或情绪满足的一种广告策略。这种情绪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商品本身,从而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广告语不属于情感广告的是:
A.某品牌饮料广告语:“××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B.某品牌啤酒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广告语:“好不好,家乡水。”
C.某品牌纸尿裤广告语:“宝宝天天好心情,妈妈一定更美丽。”
D.某品牌润肤露广告语:“为了肌肤柔美润舒,请使用××润肤露。”
解析:D。【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先找出定义关键词。“诉诸于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值或情绪满足的一种广告策略”、“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再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会使消费者产生爱国的情绪满足,符合“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情绪满足”,符合定义,排除;
B项:“好不好,家乡水”,会使消费者产生怀念家乡,以家乡为自豪的情绪满足,符合“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情绪满足”,符合定义,排除;
C项:“宝宝天天好心情”,会使消费者产生孩子很舒适的情绪满足,符合“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情绪满足”,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为了肌肤柔美润舒”,没有体现出商品的附加值或者情绪满足,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注:做定义判断题目一定要审清题目,问的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例5】青衿:读书人
A.南冠:囚犯 B.浮屠:寺庙
C.春蚕:奉献 D.袍泽:*
解析:A。【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青衿借指读书人,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
A项:南冠借指囚犯,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浮屠借指佛塔,而不是寺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春蚕借指乐于奉献的人,而不是奉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袍泽借指军中的同事,而不是*,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例6】甲、乙、丙三*学毕业后选择从事各不相同的职业:教师、律师、工程师。其他同学做了如下猜测:
小李:甲是工程师,乙是教师。
小王:甲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小方: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
后来证实,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那么,甲、乙、丙分别从事何种职业?
A.甲是教师,乙是律师,丙是工程师
B.甲是工程师,乙是律师,丙是教师
C.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丙是教师
D.甲是律师,乙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解析:D。【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选项信息充分,优先采用代入法。
将A项代入,小李两句都猜错了,排除;
将B项代入,小王和小方两句都猜错了,排除;
将C项代入,小李和小王两句都猜错了,而小方两句都猜对了,排除;
将D项代入,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例7】近些年,作为文化*、资本扶植发展的重心,国产动画被寄予了极大期望。然而,动漫的土壤并不是随便撒些空壳烂籽就可以 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 B.坐享其成
C.不劳而获 D.以逸待劳
解析:B。【言语理解-逻辑填空】
文段指出,国产动漫并不是可以随便撒些空壳烂籽就可以成功的。B项“坐享其成”形象地描绘出撒完空壳烂籽就坐在旁边等待发芽结果最终收获的样子,符合文意。
A项“守株待兔”原比喻试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C项“不劳而获”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重在强调完全什么都不做就能够获得收益,但前文中“撒些空壳烂籽”实际上也付出了劳动,故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
D项“以逸待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含褒义,感*彩与文段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例8】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不祥的预言:过多物质或能量集中在一处,终将导致空间坍塌,像魔术师的外套一样吞进万物,万事万物皆逃不脱。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彻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会永存。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但是,有一个障碍: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时散出的辐射是随机的,落入其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大部分将被抹掉。这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时间是可以扭转的,黑洞里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重建。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霍金发现了一条可以逃出黑洞的线索
B.黑洞终将“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
C.霍金的研究结果彻底推翻了关于黑洞的预言
D.霍金破除了黑洞永存的预言却提出了新的挑战
解析:D。【言语理解-片段阅读】
文段首句对爱因斯坦提出的“黑洞”概念进行了解释,并指出其危险性。随后霍金宣布了“*”黑洞理论的研究,指出“黑洞”并不会永存。后利用转折词“但是”,指出霍金理论中存在一个“障碍”,尾句对其进行具体解释。故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强调了霍金的研究会*“黑洞”理论,但本身也存在障碍,对应D项。
A项,“逃出黑洞的线索”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黑洞终将‘泄掉’”对应转折之前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转折之后指出霍金理论存在“障碍”,故“彻底推翻”过于绝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第四,数量关系。该模块题目多取自小学奥数或者中学数学,原则上来讲,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如果做个1小时或者2小时,基本都能做对,但尴尬的是行测考试时间有限,120分钟需要做完120道甚至130多道题,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数量关系相比其他模块就显得稍微困难一些,但我们也有应对的办法。首先,行测考试都是客观题,正确答案就在四个选项之中,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去正面求解,而是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技巧去验证一下,排除掉错误的选项从而直接锁定正确答案,这样就能大大缩短解题时间;其次,各个考点涉及到一个考频的问题,有的考点几乎逢考必考,而有的考点隔几年才考一次,那么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就要优先选择去复习那些考频非常高且解题思路非常固定的考点,这样备考效率才会最高;最后,从答题顺序上来说,数量关系按试卷的印刷顺序是排在中间,如果按试卷顺序作答,后面非常重要的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就会答得非常紧张从而失分严重,因此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我们建议考生将数量关系放在最后,在最后的10-15分钟之内,把课上老师重点强调的那些必须拿分的题搞定,剩下的就看人品拼运气了,通常来说,如果其他模块都复习到位的话,数量关系按照这样的套路争取达到50%-70%的准确率,行测75+基本没问题。题目举例如下:
【例9】甲、乙两个仓库共有货物102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3吨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则甲仓库原有货物( )吨?
A.31 B.37
C.70 D.71
解析:D。【数*算-代入排除】
根据“如果从甲仓库调出3吨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可知甲仓库货物大于乙仓库即甲仓库货物大于102÷2=51,排除AB。并且甲仓库货物减3是偶数,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蒙题*】已知甲乙两仓库共有货物102吨,恰好选项A+D=102,猜测一个是甲仓库一个是乙仓库,又可推断甲>乙,蒙D。
四.申论备考
申论看似主观题,但是从阅卷的角度来说,申论的答题也是非常客观的,不论是前面的小题还是最后的大作文,都是有严格采分点的。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文笔不好,很害怕申论,其实不然,见过申论真题的同学应该都知道,申论是有给定材料的,也就是说我们答每一道题以及大作文的时候,都要依托给定材料去作答,否则,语言写得再美、辞藻再华丽,如果脱离材料,最终也不会取得满意的分数,只有严格依托材料采点,即使文笔不是很美,只要中规中矩、客观通顺,也会答到一个满意的分数。那么这里就需要同学掌握如何根据给定材料采点,举个例子:如果问的是“总结什么什么问题并给出对策”,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找到对应给定材料里面的一些消极词汇,比如“不利于”“导致”等等,它们对应的内容经过提炼就可以总结为问题,对策我们就要找到给定材料里面的“应该”“亟需”等等这些词汇,将其提炼总结为对策。再比如,有些给定材料里面会涉及到老百姓的对话,这些内容通常会作为问题类答案,而如果涉及到国家领导人、专家讲话,通常来说这些内容会作为对策类答案,诸如此类的申论答题技巧还有很多,要坚信,通过系统学习,申论成绩绝对是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11:24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说白了也就是考察你的写作水平。
这个短时间内很难提高,所以大家在平时要注重积累,一开始就要熟悉时事及社会热点问题,并且能够科学分析,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家可以读书看报看新闻来提高,跟大多数人一样我当时看的是《半月谈》,它是公考备考中不错的参考资料,其中“半月评论”的文体风格非常值得借鉴;《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日常的积累过程中,最好能背诵几篇优秀的范文,熟悉申论行文的文风和结构,结构框架的特点尤其重要,首先、其次、第一、第二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要注意精彩词汇的收集——这些是你文章拿高分的亮点。我当时还喜欢把自己需要大量记忆,大量阅读的东西导入到jint速读训练里学,这样既做了速读训练,又可以复习功课,一举两得。最妙的是我还把自己喜欢的音乐添加到工具里,作为训练时的背景音乐。
满意望采纳,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13:15
如何复习作答申论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特别是大学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学,往往看书看不进去,走到考场,看到慢慢几页纸的材料就头大,更读不进去了,而正确的答案信息就在一些文章角落里。
所以,如果读几遍申论材料后,能够很快看到题目找到答案所在的字段,那么我认为已经把材料嚼烂了。另外,锻炼记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达到看完材料能把材料复述的七七八八的样子,这在最后的小作文里能够凭借记忆把材料概括总结一下,起到紧扣材料的作用。我记得我11年国考的材料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刚走出考场的时候我甚至能够复述一遍每个材料的大意。
以上是申论需要储备的能力,具体如何作答题目呢?
我认为有这么几点要点:
1.不要把太长时间用于小作文
这么说的另一层意思是要把大块时间分配给小题目。为什么这么讲呢?道理很简单,小作文无法拉开分数。如果你对申论小作文的改卷流程有了解的话,应该知道申论的改卷和高考作文的改卷是差不多的。两个人给你分数,然后最后的分数是两者的平均分。评分方法是将文章分为一二三四几档,每一档分数有一个区间,多少分到多少分是第一档,以下依次类推,如果两个老师的给分差距在两档以上,那么电脑会自动给第三个老师改,如果还是有争议,最后交给组长定夺,如果一个老师一天内发生好几次争议给分,那么一天工作后组长会找他“谈谈心”,笑。这样的改卷流程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大家都往居中的档次给分,以二三档居多,甚至随便浏览一遍就给分了,写的好的和很一般的文章,由于老师没来得及仔细看,往往分数拉不太多,所以把时间花在小作文上是非常不划算的。我自己的作答习惯是,看完材料,大概还剩下110分钟到100分钟左右,每个题目有多少分数我花多少时间作答,所以我小作文只用30到40分钟,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除了观点部分,其他都是我凭记忆对材料的复述,不是照抄材料,是复述。
2.注意答题的格式
特别是小题目,一定要分好层次,一点是一点,别让老师费劲去找答案,让老师看得爽,老师在分数上也会让你爽。
3.卷面上字体一定要整齐
我的字是非常丑的,每个人都这么说,但是字的好坏并没有影响我的成绩,因为无论高考还是公考,我的卷面上字体是很工整的,别人看起来虽然字不好看,但是读起来不费力,清清爽爽,而且我基本上不删改,有些错的字也只是轻轻划一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揣测一下改卷老师的心理就明白了,如果你是最开始改的那些卷子,老师可能还有心情好好看看,如果是最后几天,哇,老师看了好几天了,对着屏幕看,眼睛都看花了,看什么卷子都一样,突然来了一份字特别小或者脏兮兮的卷子,你觉得老师会给你高分么?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发的第一篇文章下留言的朋友说可不可以讲一讲具体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也提到了阅读速度其实很难提高。这点我非常同意,可能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晰,我认为的阅读速度慢是这两种情况:
1.很多同学由于大学期间很少读书,申论材料读不进去或者入眼不如心,导致读完了材料做题的时候反而需要再去读好几遍遍,这样的情况下阅读速度是非常慢的;
2.阅读技巧不够,没能抓住段落的主旨,在无关紧要的段落浪费太多时间。
像这两种情况下的阅读速度慢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但是人毕竟有天赋的*,申论考试也不是要求考生掌握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技。其实我本人的阅读速度是比较慢的,但我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有看过2000年的申论真题材料的话,至少有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材料字数较少。确实,随着考试难度的提高,材料字数越来越多,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相应的增加。而且材料的编排也越来越复杂,2000年的材料基本上可以看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到后来申论材料里出现多个主题,不同文章里的段落拼接在一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切入正题,如何来提高阅读能力?
1.多读
我建议至少有二十篇以上申论材料的阅读,如果没有长时间多篇幅的锻炼,应付国考这种难度的的考试是绝对不够的。
2.读什么
读申论真题或者8000字以上的专题新闻,我个人并不建议看半月谈这个杂志,原因是文章太短,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3.怎么读
我建议读一篇材料,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通读,大概了解每个段落章节讲什么。第二遍细读,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把段落大意写在纸上列一个提纲。第三遍整体把握材料。其实我的经验是到最后技巧运用的纯熟,第三遍可以省略,看看写在纸上的大纲即可。
4.读完之后复述一遍
这个非常关键,三遍读下来以后,检验一下你脑子里还有多少材料,用自己的话把材料里的关键信息复述给自己或者别人,然后看原文还有那些地方遗忘或者漏记了。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你对这篇文章就有了七七八八的记忆,看题目的时候会很快的找到关键信息所在的段落,另外,写小作文的时候,经过自己咀嚼过的材料可以用在上边。这个复述实际上还是锻炼自己的瞬时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15:23
一、什么是申论?
我想大多数的辅导书上都会写“申而论之”,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在我看来,申论是展现考生如何阅读信息和提炼信息,最后总结信息的能力,当然报考的岗位不同,考察的角度也会不同,对报考副省级职位的考生而言,材料和问题的设置都会要求的更高一些。
误区一:申论就是最后的小作文
大多数只有一句题目“请围绕.....”,然后就是考友的大作。我想,这大概是受到高考作文的思维影响,如果发个题目就可以写一篇文章然后称之为“申论”的话,那么我理解的申论是材料+题目+小题+小作文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考友理解的申论是话题作文,而申论本身是材料作文,而且是有阅读理解题的作文。所以,每次我看到这些帖子,心里想就算让我点评,那也要让我看到材料吧,要不怎么能看出来作文是否紧贴材料呢。
另外,前面的小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在国考最开始那几年,前边的小题目是最后小作文的解题钥匙,(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单写一篇文章讲历年国考试题的变化)当然,由于题型的演进,现在的情况不能套用当年的方法,但是前面小题目的解答直接影响了考生最后的成绩,所以,前面的小题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
误区二:考试前根据时政热点准备几篇文章到考场上用
还是同样的原因,必须根据所给的材料作答。同样的“三农”问题,只是角度的不同,材料就会不同,材料有可能只写了农民失地的问题,也有可能只写了农村文化的传承问题,不看材料作答就会答非所问,所以,事先去猜热点压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一定要注意这点!我建议大家,走到考场后,就把之前看到的所谓申论热点全忘掉,老老实实的去看仔细手中的材料,把材料好好读透才是最重要的!
举个栗子,当年我师姐公考前压了一个产业升级的热点,小作文也反复修改过,甚至动用了家里人的关系把文章交给一个机关的写作高手润色过,到了考场果然那年的材料是关于产业升级的(如果你们做过历年国考真题大概知道是那年的题目),于是就用上了,原本以为肯定能拿高分,结果分数出来相当一般,她很不解为什么分数不高。这篇作文后来我也看过,但从文章看,确实是佳作,无论谋篇还是用词都很不错,但是没有紧扣材料,我觉得问题应该是这个。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有个土地经济学博士申论45分的故事么?
我的申论竟然只有45分,这个结果让我很惊诧,也导致了我基本上应该无缘复试了。要知道我的博士研究专业就是土地经济,论文方向就是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转让问题。申论我甚至是提前交卷的。字迹工整,全篇没有一处涂改痕迹。所以很受打击。郁闷是难免的,因为我对申论的估分在60左右,也因为我在申论中所写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博士论文和在国内外发表文章的浅显缩写版,并且有意识地以*研究室小职员写报告的心态和文字来行文的。而且,我放弃了英国年薪54万的生活,万里迢迢跑回国,化了几个月的时间报考,以实现自己心中的信仰,但结果确是这样,这结果就自然令人无比沮丧。
要说学术素养和专业程度,我们能比得过这位博士么?那么即使事前准备了热点也刚好考到了,我们申论的专业水准就一定能超过这位博士的文章么?
误区三:申论可以少看甚至不看材料作答
在考场上往往看到有些考生不看材料,上来就提笔写题,我觉得他是没有注意考卷的最前面写的“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为啥要特别强调阅读时间呢,我自己觉得以我的阅读速度,40分钟往往不够,因为所有的答题信息都在材料里,单找全关键的作答信息40分钟已经很勉强了,更何况还要提炼一些素材和观点用在小作文上,不仔细看材料的结果必然是无法紧扣材料作答,小题目也无法拿到更高的分数。
二、如何复习作答申论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特别是大学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学,往往看书看不进去,走到考场,看到慢慢几页纸的材料就头大,更读不进去了,而正确的答案信息就在一些文章角落里。
所以,如果读几遍申论材料后,能够很快看到题目找到答案所在的字段,那么我认为已经把材料嚼烂了。另外,锻炼记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达到看完材料能把材料复述的七七八八的样子,这在最后的小作文里能够凭借记忆把材料概括总结一下,起到紧扣材料的作用。我记得我11年国考的材料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刚走出考场的时候我甚至能够复述一遍每个材料的大意。
以上是申论需要储备的能力,具体如何作答题目呢?
我认为有这么几点要点:
1.不要把太长时间用于小作文
这么说的另一层意思是要把大块时间分配给小题目。为什么这么讲呢?道理很简单,小作文无法拉开分数。如果你对申论小作文的改卷流程有了解的话,应该知道申论的改卷和高考作文的改卷是差不多的。两个人给你分数,然后最后的分数是两者的平均分。评分方法是将文章分为一二三四几档,每一档分数有一个区间,多少分到多少分是第一档,以下依次类推,如果两个老师的给分差距在两档以上,那么电脑会自动给第三个老师改,如果还是有争议,最后交给组长定夺,如果一个老师一天内发生好几次争议给分,那么一天工作后组长会找他“谈谈心”,笑。这样的改卷流程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大家都往居中的档次给分,以二三档居多,甚至随便浏览一遍就给分了,写的好的和很一般的文章,由于老师没来得及仔细看,往往分数拉不太多,所以把时间花在小作文上是非常不划算的。我自己的作答习惯是,看完材料,大概还剩下110分钟到100分钟左右,每个题目有多少分数我花多少时间作答,所以我小作文只用30到40分钟,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除了观点部分,其他都是我凭记忆对材料的复述,不是照抄材料,是复述。
2.注意答题的格式
特别是小题目,一定要分好层次,一点是一点,别让老师费劲去找答案,让老师看得爽,老师在分数上也会让你爽。
3.卷面上字体一定要整齐
我的字是非常丑的,每个人都这么说,但是字的好坏并没有影响我的成绩,因为无论高考还是公考,我的卷面上字体是很工整的,别人看起来虽然字不好看,但是读起来不费力,清清爽爽,而且我基本上不删改,有些错的字也只是轻轻划一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揣测一下改卷老师的心理就明白了,如果你是最开始改的那些卷子,老师可能还有心情好好看看,如果是最后几天,哇,老师看了好几天了,对着屏幕看,眼睛都看花了,看什么卷子都一样,突然来了一份字特别小或者脏兮兮的卷子,你觉得老师会给你高分么?
三、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发的第一篇文章下留言的朋友说可不可以讲一讲具体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也提到了阅读速度其实很难提高。这点我非常同意,可能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晰,我认为的阅读速度慢是这两种情况:
1.很多同学由于大学期间很少读书,申论材料读不进去或者入眼不如心,导致读完了材料做题的时候反而需要再去读好几遍遍,这样的情况下阅读速度是非常慢的;
2.阅读技巧不够,没能抓住段落的主旨,在无关紧要的段落浪费太多时间。
像这两种情况下的阅读速度慢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但是人毕竟有天赋的*,申论考试也不是要求考生掌握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技。其实我本人的阅读速度是比较慢的,但我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有看过2000年的申论真题材料的话,至少有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材料字数较少。确实,随着考试难度的提高,材料字数越来越多,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相应的增加。而且材料的编排也越来越复杂,2000年的材料基本上可以看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到后来申论材料里出现多个主题,不同文章里的段落拼接在一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切入正题,如何来提高阅读能力?
1.多读
我建议至少有二十篇以上申论材料的阅读,如果没有长时间多篇幅的锻炼,应付国考这种难度的的考试是绝对不够的。
2.读什么
读申论真题或者8000字以上的专题新闻,我个人并不建议看半月谈这个杂志,原因是文章太短,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3.怎么读
我建议读一篇材料,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通读,大概了解每个段落章节讲什么。第二遍细读,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把段落大意写在纸上列一个提纲。第三遍整体把握材料。其实我的经验是到最后技巧运用的纯熟,第三遍可以省略,看看写在纸上的大纲即可。
4.读完之后复述一遍
这个非常关键,三遍读下来以后,检验一下你脑子里还有多少材料,用自己的话把材料里的关键信息复述给自己或者别人,然后看原文还有那些地方遗忘或者漏记了。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你对这篇文章就有了七七八八的记忆,看题目的时候会很快的找到关键信息所在的段落,另外,写小作文的时候,经过自己咀嚼过的材料可以用在上边。这个复述实际上还是锻炼自己的瞬时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历年真题分析
这里我想讲下历年申论的真题及真题演变,穿插讲一下解题的方法。本人有个雄心勃勃的打算,从历年国考申论一直写到最近的国考申论,希望能够坚持写完。
2000年国考申论真题分析
在2000年的国考中第一次引入申论这种题型,我们来看看当年申论的青涩模样,笑。真题就不在上边写了,太长,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2000年申论要求
1. 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说明:报考*、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20分;报考海关、*边检系统的此题40分。
2. 以省*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注意:报考报考海关 (不含海关总署机关) 、*边检系统的应考人员不作此题,作答不得分。满分30
3.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说明:报考*、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50分;报考海关、*边检系统的此题60分。
为啥要把很长的说明注意留在上边呢?就是想告诉大家当年就有了副省级和地市级申论的区别,地市级答两道题,副省级三道题。而且当年不像现在,两个级别的卷子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题目,所以之前往往会有粗心的考生错答或者漏答,把地市级的错答成副省级或者漏答题目,我记得到了2010年的申论就把两个级别的卷子进行区分,副省级的拿的是副省级的卷子,地市拿的是地市的卷子,但是材料还是基本一样的,到后来连材料都不同了。
先看看题目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这类题目我认为可以称之为概括类题,以后的考试第一道题目一般可以归为概括类题目,只是设问方式的不同。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机构给的答案:
该资料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加速发展过程中所经常遭遇的问题: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城市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由于种种阻力,很难加以消除。但是,因为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环保日趋迫切,这种城市布局不合理现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中心议题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17:48
申论:
一、明确目标
可以查阅历年国考招考岗位,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先锁定自己考哪个更好,然后针对性的制定计划。
目标的确定决定了大家复习之路上的努力程度和学习状态。对于国考而言,大家应该清楚其考试主要有两个大类:副省级及市地级考试。虽然两类考试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二者在实际考试难度及对考生的要求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所以确定目标很重要。
二、制定计划
计划的制定一般是总的阶段性规划和具体每日计划相结合。阶段性规划可以以月或者周为单位来确定。现在已经是六月中旬,按照去年国考成绩来看的话,大概还有整整六个月的备考时间,可以将每个月的计划确定下来,一般情况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1、入门学习。从整体上了解公*考什么,通过真题的测试来了解考查内容及自身的学习水平,明确自身的优缺点。
2、补齐短板。根据了解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补短板,这个短板的学习前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后期要贯穿整个备考阶段。
3、夯实基础。在对短板部分有基本的学习之后,还要各方面齐头并进,所以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将基础知识学的扎实透彻,夯实基础。二三阶段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也是大家最难坚持的两个阶段。
4、真题演练。通过前期的学习之后对申论的学习可以说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对真题进行研究和学习,真题不是单纯用来做题的,更多的是研究和学习,所以要用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够将近五年的真题做几遍,具体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5、模拟冲刺。通过真题的学习,对申论会多很多新的认识,需要将知识查漏补缺,然后通过模拟冲刺的方式进行拔高。
具体每部分的时间段的确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适当调整。
三、落实计划
根据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去做,就是捷径。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些日常积累方法。
第一、看!
社会热点、优秀的文章,一方面拓展知识,一方面积累语言素材。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瞭望》《新华网》《求是网》等都是不错的资源,特别是各大网站的网评,对于提升我们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帮助很大。
第二、练!
练字——改善卷面,留下第一印象
写评论——锻炼思维,提升概括能力
写文章——提升写作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20:29
一、预热阶段。说到申论给同学们的感觉就是写作文、做简答,初浅理解可以简单这样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国考申论大纲明确说到“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能力的考试科目”,它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同学们的理解是对的,但不全面,还需要跟更加深刻的领悟,申论是根据材料来做答答案,这样简单理解就可以以了。说到根据材料,那又不得不说另一件事情,就是申论材料基本都是文字组成的,且涉及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这里面有一个核心主线,就是围绕*角度来有序展开,这些内容会设计“*、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领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晦涩,且同学们大多是理工科或很少大量阅读,最后在考试时,由于对文字或内容不敏感导致阅读质量很差,所以,预热阶段需要我们同学在具体开始复习之前用20天左右时间进行广泛阅读,来提高自己对文字及晦涩内容的认知,大家可以阅读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半月谈、参考消息等纸质版材料,抑或通过新媒体公众号阅读,如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网站或各省级*网站,内容就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领域的文章即可,每天保持阅读1万字左右,若有些好的词语也希望大家记下来,做一积累,为将来用语和写作积累规范文字素材。此阶段维持20天左右即可。
二、攻坚阶段。这一阶段是复习的关键,也是硬骨头,需要持续80天。这一阶段需要两部组成,自学、辅学和真题学习。①自学。大家买上一些申论辅导书,前期希望大家以一本为核心,详细阅读学习,每一部门每一章节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问盏稳打、步步为营,在根据教材辅以相关训练题,如归纳部分、对策部分等,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靠量来说话,如果自学,要求同学们每种题型至少坐上一百道题,量是不容打折的,大家切记。相信大家按照这一过程复习,一定会取得很好效果。②辅学。所谓辅学就是参加一些辅导课程,参加辅导课程的好处就是有老师会将经验直接传授给同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大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班次,这个在次不在多谈。③真题学习。真题学习有为重要,它可以使我们窥见一斑。10年真题,在此要求每位同学就真题材料每年至少读上10遍以上,每一道题至少以答案形式写出5遍以上。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把握始终。正如老子所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三、补漏阶段。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大家一定一定不要出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问题,大家在咬咬牙关,在坚持一下,胜利就下前方。这一阶段需要大家从两个维度备考,①做模拟套题,按照考试时间下午去做,严格按照180分钟展开,作文60分钟书写完毕,其余4各小题控制在30分钟一道。每两天一套,也不要天天去做,做完一套之后剩下一天半去好好研究材料及答案。②参加辅导班上的“封闭班”。通过老师的把关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当然在此再次和大家强调这里面的①与②是并行的,总之大家能够做好备考,一定能考上心仪的岗位
以上跟大家具体强调了三个阶段的复习,有的同学可能会迷惑的,说这100天我要从头到尾全天都这样学习吗,不是的,希望同学们以10天为一个多学习周期,当到第10天头上时,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休息1天,好好放松放松,切记拉长线无休息,紧绷100多天,那样效果很差。所以一定要劳逸结合,方能取得良好效果。最后预祝大家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8 23:27
公*申论复习
公*有一个复习中的常见误区,那就是重行测,轻申论,考生中每天看数学、逻辑的满眼都是,愿意拿出几分钟搞搞申论的却廖廖无几。一开始我也如此,幸亏一位上岸的前辈一再告诫我:申论复习绝对不能马虎,相反申论绝对是知恩还报的,你敬它一尺,它还你一丈,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谋得较大的得分提高。
申论得分,第一点是写字。如果你的字写得不错,那么恭喜你,但要保证清楚好认,草得龙飞凤舞可不是一个普通公共服务人员应有的作风,况且阅卷老师每分钟看那么多试卷,看到字迹潦草者一律*毙,哪管你才思涌泉,文路敏捷——想想这也人之常情,我们当时给本科生阅卷时,看到字迹工整者喜上眉梢,看到字迹一塌糊涂者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股无名业火直冲脑门,得分那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所以如果你的字不好看,那么我建议你每天拿出相当的时间练练字,短期内提高不了字体结构,至少要写得清晰好认,这样至少你不会丢失一些卷面分。
第二点,把往年试题做一下,在规定时间内用格子纸一本正经地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其实申论也是标准化考试,归纳文章大意,提出对策,写作成文(类似议论文与公文之间的混合文体)——散文诗歌类型肯定得鸭蛋。这也是申论三部曲,百变不离其宗。一开始你写不完,这很正常,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就要练习申论的原因所在——所谓一讲、一练、一评,练你自己练,别人练了也不关你事,练成精了更不关你事——看再多的NBA比赛,听再多的篮球评论,你也成不了迈克尔*乔丹。如果你上了申论考场才发现自己是“第一次”,那么其慌乱和紧张不亚于来到了外星球,做起题目来估计也就像外星人了,呵呵,外星人,祝你在地球过的愉快——要不要带点红心鸭蛋回去,南京高邮特产。
第三,申论,因其准公文性质,文科生尚不感到十分困难,但大部分理科生可能感到文体和语言的拗口难读。如果你读着申论范文都感到困难,我建议你每天都看半月谈,运气好的话你会看到与考试相关的材料,但也不要照搬照抄;还有就是去找些人民日报,第四版上“人民论坛”以及“特约评论员文章”,不但要大声郎读,更要挑些经典语句,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民生疾苦当谁知”,“万里长城非一日之功,和谐社会非片刻使然”,“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奋发图强,不待扬鞭自奋蹄”等等,背诵下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再上申论场,自然比别人多了许多自信。假设如果你时间和条件允许,我还建议你找到*工作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大有裨益,但前面几条做好了*工作报告放到面试前准备也可以。
第四,文章条理性如何把握?这里谈一点安排文章结构的小体会:提出问题——和谐社会(*提法,官样话语),分析问题(重要性,必要性),解决问题(*制定、*措施、社会参与),展望前景(字数要少,干脆有力)——总之前途是光明的,申论是好写的,呵呵。还有就是多用关联词:“首先,其次,再者”“第一,第二,第三”,并且每段开头一定要显出逻辑结构来,这样阅卷老师一眼看过,得分至少在平均之上,字再写得好点,想得低分都难。
所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复习申论是可以大大提高的,不要吝惜你的时间,一定要分一些时间用于申论复习,关键是训练得法,把握规律,再接再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芝麻开花节节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9 02:42
大家好,我叫张宁,是甘肃天水中公教育的学员。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国考之路。
记得2016年,还未毕业的我,对未来完全一片茫然,总觉得,还没玩够,庆幸的一次机遇,甘肃中公教育在我校举办一堂公开课,当时抱着玩的态度去听的,但正是一堂就业指导讲座,转变了我原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懂得原来离开院校的庇护,面对就业形势竟是如此艰难,加上爸爸妈妈的期待与亲戚的压力,我决定毫不犹豫踏上公考路,去端那人们口中稳妥的铁饭碗,怀揣着冲动,我首次踏进中公教育天水分部的大门,通过爸爸妈妈大力支持,报了一期省考套餐组合“考点精讲+专项提升+封闭预测”的班次,第一次参加了省考考试,当16年的省考以笔试126,面试88的成绩结束面试后,我看到了这句话“总有人上岸,为什么不是我。”说实话,笔试126,面试88的成绩在省考,好多岗位都可以上岸了,就算是我所报考的岗位,笔试面试都是第二,综合成绩也是第二,只是,除了第一,所有人都是一次经历而已。但是,这个经历没有让我气馁,我告诉自己,我有实力也适合这个考试,所以,我一定要为自己的命运拼一把。
毕业了,没有签工作的我给自己明确了目标,那就是国考上岸,上岸的一定是我。毕竟有了经历,所以,除了定了目标后,那就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倒计时表。时间拖太久会疲惫,时间太短不够用,我的倒计时是120天。也就是,我给自己的国考给了120天时间。给自己倒计时干什么?那就是每天得明确自己的时间,明确自己的任务!也许,由于我自己的性格特点,原则性太强,那就是某天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绝对不睡觉!啥时候完成啥时候睡觉。这样,才能做到,这120天,每天都有意义。
有了明确的时间,就要有明确的计划。鉴于前期在中公上课教材、题本、效率都特别的好的感受度驱使下,我再次踏进天水中公教育的大门,这次没有再报套餐组合,而是特别有信心能再次进面,但还是害怕即使成绩考的很高,也会再次因报考岗位性质与竞争的原因落伍,于是报了一期一年公职类畅学班次。老师上课的内容当天消化吸收,方法技巧的反复巩固,后期的刷题搭配,有了飞升上仙的突破。现将学习经验分享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为他们在紧迫的倒计时里,能够有一定的指引。在此,多说一点,就是笔试真的很重要,笔试拉开了差距,面试才有更好的心态和状态。
对于行测的复习,首先分板块进行。我复习的顺序是资料,推理,言语,常识,数量。为什么这么进行呢,我还是有自己的理解的~首先,短期可以做题提高的就两个板块,推理和资料,当你通过大量做题后,你会掌握很多的小技巧小套路来提高效率。我所用的资料是中公专项题库,一套完整的分版块的题库教材。对于国考,推理一定得30分钟拿下30道题才算合格,而资料则是25分钟做对17道题以上。要知道,这两个板块练和没练会有很大差距的。复习完这两个板块就是言语了。怎么说,言语的正确率是和一个人的语感有关的,所以,专项题库对于语感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做完专项题库还是会有帮助的,因为,你的做题速度可以很快。在复习言语时,一定要平心静气。而且,对待不认识的成语,一定要认认真真的查出意思并注释。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有时候语感的培养还是和一个人的诚心程度有关的,有时候,努力到了一定程度,遇到不会的词语时,也许一不小心不由自主的会选出正确答案的。也许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态度却是不迷信的。我对于言语的参考时间和正确率是30分钟对27题左右。
复习完言语就是常识,常识的复习可能是最没用却最有意思的。没用是因为也许你复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题在正式考试中都不会出现,有意思的是,你可以增长好多的人文常识,与人交流时让人会觉得你是个知识面很广的人。我的常识在复习过程中不是很出类拔萃,我就是20道题能对12-13道,只是考试时候状态很好,省考对了17道,国考对了16道,或许,也是心诚所致吧~不过,复习时何为心诚,就是我遇到自己不懂的常识一直做着笔记,虽说最后没有回头看,但是,整个复习过程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的。哦,对了,给个时间就是常识考试时做题时间不能超过8分钟。对于数量关系,得区分的看待。区分什么,就是区分国考和省考。国考数量关系难度大,其他题目本身多,在最后的二十分钟内,保证做对自己会做的就行,但是,对于省考,必须每分比争!而对于数量关系的复习,就是掌握重点题目,熟悉普通题目,放弃陌生题目。也许,所有题给你多给10分钟你都可以做对,但是,考试毕竟是考试,考的是在规定时间内拿到尽量高的分,尽可能展现你的水平。所以,一定要把控好时间和正确率。我大概花了两个月做完了专项题库的整套书,也做了想尽的笔记和部分的错题总结,后期又刷了中公国考3500题与1500题题库。
板块复习算是第一阶段的复习,第二阶段的复习是大量做套题。何为套题,就是整套的做题。这阶段我大概花了40天时间,每天两套行测。每天两套行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因为你得保证做题时间。毕竟做两套题得四个小时,改正试卷得三个小时。所以,每天没有七个小时以上的完整时间根本没法做到大量二字。还有,不要问我你那来那么多题,毕竟各种真题,模拟卷,冲刺卷数不胜数,辅助资料中公的全套用心做完再搭配其他机构的资料去刷,只要你买,一定能买到。还有,务必改正答案,因为让你提高的,是答案而不是题目本身,你改正答案是一定要揣摩*的方法和思路,重点关注错题所在,改完一套试卷,在复习中,才算完成一套试卷。还有一定要归纳总结。书上的东西终归别人的,自己掌握的才是自己的。也不要给我提你不会总结,也许,连总结你都不会,可能公务员的工作也不适合你。
行测复习的第三阶段就是模拟阶段,这时候,保证每天一套题,而且做题时间必须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所用题目一定是模拟题而非真题。一定要严把时间关。形成每个板块自己的做题时间生物钟。举个例子,就是比如九点十分你的常识一定是做完涂完的,不管题目本身简单还是难,九点四十你的言语也是答完涂完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题。再就是这阶段的晚上一定要看错题和笔记,毕竟大量练习过了,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
以上就是对于行测的复习,对于申论,也是有技巧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9 06:13
一、 通过训练历年申论真题,了解自身优缺点
对于很多考生,面对公*,面对国考都是头一回,完全不了解真题是什么内容,而历年的真题就是我们最好的指导,同时,也最能体现命题趋势。例如: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每年有一个必考的题型——贯彻执行,这无论是对于备考副省级以上还是市地级以下的考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是如何得出这个规律的呢?就是去梳理历年来的真题,尤其是很多考生摸不着备考的头绪,而做真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专业书籍都附有将近十年的真题,值得很多考生拥有!
二、 学习申论教材,进行分项突破
在做完真题,了解到自己优缺点之后,我们依然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呢?这时,选择一本理论化、简明清晰的教材是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知识体系,知识点内容的。选择时要注意分析教材上的内容要涉及申论考试相关能力的。需要明确热点预测、常用公文写作框架和经典范文示例。热点预测既有“十九大精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重要理论*,也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角度进行热点专业表述;常用公文写作框架,能为考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公文的概念、写作重点和多种写作模式;经典范文部分,也需要涉猎依法行政、创新、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减少同学们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的不二良方。
三、 做好申论热点积累工作。
当我们通过教材有效掌握了理论知识体系框架之后,那么仅仅掌握理论框架就够了吗?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吗?显然是不够的咯,我们还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才可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这些知识储备从哪儿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大量积累及时准备、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点。特别推荐各位考生阅读“人民网”中的“人民网评”,因为其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申论思维,以公务员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社会问题,遇到好的文章注意仿写和背诵。
此外,建议考生们在平时可以从下列平台渠道积累时政热点:
1、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台1频道、焦点访谈、13频道每晚19:00新闻联播、*等;
2、网站文章:新华网时评、求是理论网(*党校主办)、中公教育时事*频道和申论热点频道;
3、微博:人民日报(特别“评论板块”要重点看)、光明日报(评论为重点)等;
4、杂志、书籍、报告:南风窗、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系列,与执政能力直接相关的书籍,涉及经济、社会领域,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2018**工作报告》、《十九大报告》等。
广泛积累的好处:最新热点能视听共融,紧跟主流理论观点,补充考生的知识不足,能最大限度地体会到申论语言的魅力。为写作文和阅读材料做准备。
四、大量做申论模拟题,考前突破
建议考生在考前两周左右,时间充裕的考生拿出部分时间,适当进行实战模考,即将自己最好的作答状态调整到与申论考试时间(14:00—16:30)这一时间段,以快速适应真考环境。找准考场气氛和考试节奏,把握答题时间,尽早消除紧张情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9 10:01
不管是有公考经验的考生,还是从零开始的“小白”,都需要明白,申论最本质的作答的原则就是“问什么答什么”以及“答案全在材料里”,换句话说,就是要增强阅读理解的能力,公务员申论怎么提高呢?接下来格正教育老师就和大家聊聊该怎样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在申论的考试中,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所以不难看出,我们需要理解的就是这三个部分。
(一)对于注意事项,只要大家经历过较为正式的考试都能理解大致的,这个部分需要细心细致,技巧不是很多,只要大家能注意一些关键的信息,如考试时长来安排作答时间,以及不要触犯考场的禁忌即可。
(二)对于给定资料。是需要大家进行好好训练和突破,毕竟我们的答案都是来自于这一个部分,但是很多考生面对的这一部分几千字的就就会觉得很吃力,其实这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掌握阅读技巧,其实该部分的阅读最重要的是了解材料的大意,所以对于很多细微的东西其实并不需要我们过多花费精力,大家只要按照以下的步骤,就能够发现材料可以拆分,帮助大家进行材料梳理:
1、找出每个段落的关键词:(1)名词:多是地方或者个人,是段落的主体,常常也会是我们的作答对象(2)动词:明白这个段落的主人公做法(3)形容词:主要用来判断该主人公做的事情结果
2、根据每个段落大意进行层次划分,常见的划分层次(1)同一主体做的不同方面的事情(如村支书小刚在产业,生态,文化不同方面进行建设)(2)不同主体所做的同一类的事情(如ABC三个国家对于贸易的做法)(3)同一件事件的时间上的顺序(如某地*对于一件紧急事件的处理流程)
3、 快速回顾同一则材料的段落大意,就能够大致明白材料的表达意思了。
(三)对于作答要求。注意这应该是我们优先于给定资料的阅读的部分。虽然答案都是从第二部分来,但是在没有作答要求的指引下,就像跑马拉松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一样,跑的再快再好也是无用功。而阅读题干最主要就是要明白材料范围,作答对象只有这两个明白了,才能有选择的去抓住材料重点内容,而不是几千字的材料照单全收。另外,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部分1.就是蕴含在题干的中的暗线,也就是材料的主题,可根据题干的相通的部分进行推测。或者直接从最后一道题目看出。2.记住最后一道题主题。虽然今年国京考没有像往常意义涉及申*述的考察,但是其最后一道贯彻执行类的题目也是有主题,抓住这一主题就可以在做小题的时候就可以积累材料内的案例,帮助最后一道题的作答。
格正教育希望以上的阅读技巧能够帮助到大家缩短阅读时间,在于其他考生的比拼中,积累优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9 14:06
1.九月十月重夯实
国考笔试内容多、难度大,还是给考生造成很大压力。从考试内容来看,申论包括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综合分析、申*述五类题型,这五类题型各有特点,解题技巧与方法也各有不同。通过初步了解与练习,多数考生仅仅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要想有所突破还需要抓住这两个月的时间夯实基础、提高答题技巧。申论除了大作文还包括小题型,大作文考察语言功底与积累,小题型考察解题技巧与方法。不论是大作文还是小题型,两个月的夯实至关重要。中公教育专家友情提示,本阶段应侧重深度复习,经过七八月份知识的系统梳理,考生在这段时间宜进行题海战术,对申论各类题型进行查缺补漏,中公教育为考生量身打造了题海实战、讲练结合、考练结合等课程,帮*生扬长避短。
2.十一月、十二月考前要冲刺
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考前两三周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考生应当多做一些全真模拟试题,提高对整张试卷的掌控能力,尤其是时间分配的把控力。对于模拟题的选择尤为重要,一定要选择有研发能力的机构所出版的模拟题,以真题的效果最佳。考前更要多多注意19课堂的线上讲座,往往申论考试热点都会在考前发布,对考生非常重要。很多国考成功“上岸者”在考后都认为考前冲刺与前期准备同样重要,因此为2018年国考做准备的考生要在这方面加强补充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9 18:27
起来比其他任何文章都简单。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结构和条理呢?这里做一个简单说明:
一、结构与条理
1,结构与条理每本辅导书都这么强调,但是能正真意识到这个重要性的考生并不多。结构上,要注意各部分划分合理,各部分之间逻辑性强,每段开始和最后要承上启下,每段一定要保证总分结构。
条理上,要保证自己的文章所有的字句都在条理之内,也就是都被“就国内形势而言…就国际形势来看…”“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短期来看…长期来看…”等格式所包括,不是某些部分,而是全部都在条理之中。
二、不要背资料
2,知识累积千万不要背资料,要多看,要理解,要了解问题的核心实质所在,更要善于总结。
很多人推荐看半月谈或者人民网的评论文章,我觉得初学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要想得高分,就要多看一些报道性的文章,直接获取信息自己加工,比看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更有深度,而且用起来也会更灵活。
三、多写多学
3,在刚接触申论的初期应该多接触一些模板,多尝试一些不一样的写作套路,选出你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去学了解,学习,操练,并且操练到烂熟于胸的地步。
学申论的人应该都接触过各式各样的写作套路,但是有多少人深入了解了这些写作套路的细节,有多少人应用这个套路反复写作操练到炉火纯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9 23:05
一、长期努力,保持热情。任何的考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公务员的考试。很多的同学往往在复习的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到底。那么,这样的复习还不如不复习。备考的过程往往艰辛、枯燥、缺乏乐趣,但是只要你坚持努力,扛过这份枯燥,那么离胜利也就不远,最后考上公务员的,也往往是这类同学。所以,如果你确定要考,那么就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的复习。
二、制定计划,循序渐进。现在距离2018年的各地省考还是有一段时间,而较长的时间就意味着你可以进行更为扎实的复习。建议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所有备考任务平均的分给每一天,而每天的平均任务就是我们每天的小目标。不用太多,哪怕只是一套试卷,一个题目类型。只要每天坚持完成它就行,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你一定可以有一个扎实的复习过程。
三、把握重点,对症下药。对于省考的申论部分来说,这几年的考试还是非常的清晰的。一般而言,归纳概括的能力会成为重点的考试核心部分,而重点题型则为贯彻执行题,大作文和综合分析往往是考试中最难的题型。建议大家可以自己先试着做做这些类型题目的历年真题,看看自己在哪个题型方面还有薄弱之处。找出弱点之后,有针对性的加以复习,往往效果会非常的好。
四、真题为主,反复研究。真题是最接近考试的题目,往年的考法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今年的考试,所以,希望大家对于往年的真题部分一定要认真的研究,最好能够弄明白所有考试考过的类型,积极学习,把真题研究明白。等我们做明白之后,可以和标准答案进行比对,研究一下自己在什么地方还做的不好,或是答案组织、或是语言加工、或是知识积累等等。找到这些就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成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0 04:00
公*申论怎么复习,首先要知道什么考什么,申论考试中材料很重要
一、什么是申论?
我想大多数的辅导书上都会写“申而论之”,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在我看来,申论是展现考生如何阅读信息和提炼信息,最后总结信息的能力,当然报考的岗位不同,考察的角度也会不同,对报考副省级职位的考生而言,材料和问题的设置都会要求的更高一些。
误区一:申论就是最后的小作文
当年在QZZN申论版潜水的时候,看到过很多考友发写的小作文求点评,大多数只有一句题目“请围绕.....”,然后就是考友的大作。我想,这大概是受到高考作文的思维影响,如果发个题目就可以写一篇文章然后称之为“申论”的话,那么我理解的申论是材料+题目+小题+小作文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考友理解的申论是话题作文,而申论本身是材料作文,而且是有阅读理解题的作文。所以,每次我看到这些帖子,心里想就算让我点评,那也要让我看到材料吧,要不怎么能看出来作文是否紧贴材料呢。
另外,前面的小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在国考最开始那几年,前边的小题目是最后小作文的解题钥匙,(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单写一篇文章讲历年国考试题的变化)当然,由于题型的演进,现在的情况不能套用当年的方法,但是前面小题目的解答直接影响了考生最后的成绩,所以,前面的小题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
误区二:考试前根据时政热点准备几篇文章到考场上用
还是同样的原因,必须根据所给的材料作答。同样的“三农”问题,只是角度的不同,材料就会不同,材料有可能只写了农民失地的问题,也有可能只写了农村文化的传承问题,不看材料作答就会答非所问,所以,事先去猜热点压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一定要注意这点!我建议大家,走到考场后,就把之前看到的所谓申论热点全忘掉,老老实实的去看仔细手中的材料,把材料好好读透才是最重要的!
举个栗子,当年我师姐公考前压了一个产业升级的热点,小作文也反复修改过,甚至动用了家里人的关系把文章交给一个机关的写作高手润色过,到了考场果然那年的材料是关于产业升级的(如果你们做过历年国考真题大概知道是那年的题目),于是就用上了,原本以为肯定能拿高分,结果分数出来相当一般,她很不解为什么分数不高。这篇作文后来我也看过,但从文章看,确实是佳作,无论谋篇还是用词都很不错,但是没有紧扣材料,我觉得问题应该是这个。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qzzn上有个土地经济学博士申论45分的故事么?
我的申论竟然只有45分,这个结果让我很惊诧,也导致了我基本上应该无缘复试了。要知道我的博士研究专业就是土地经济,论文方向就是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转让问题。申论我甚至是提前交卷的。字迹工整,全篇没有一处涂改痕迹。所以很受打击。郁闷是难免的,因为我对申论的估分在60左右,也因为我在申论中所写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博士论文和在国内外发表文章的浅显缩写版,并且有意识地以*研究室小职员写报告的心态和文字来行文的。而且,我放弃了英国年薪54万的生活,万里迢迢跑回国,化了几个月的时间报考,以实现自己心中的信仰,但结果确是这样,这结果就自然令人无比沮丧。
要说学术素养和专业程度,我们能比得过这位博士么?那么即使事前准备了热点也刚好考到了,我们申论的专业水准就一定能超过这位博士的文章么?
误区三:申论可以少看甚至不看材料作答
在考场上往往看到有些考生不看材料,上来就提笔写题,我觉得他是没有注意考卷的最前面写的“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为啥要特别强调阅读时间呢,我自己觉得以我的阅读速度,40分钟往往不够,因为所有的答题信息都在材料里,单找全关键的作答信息40分钟已经很勉强了,更何况还要提炼一些素材和观点用在小作文上,不仔细看材料的结果必然是无法紧扣材料作答,小题目也无法拿到更高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