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公司需要铜镍矿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1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19:49

白银地区的采矿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明朝*在兰州附近专设“白银厂”督办矿物。但清中期受地震影响,白银厂损毁,矿藏再次深埋地下。

新中国成立前后,地质学家宋叔和两次深入白银厂老矿区,终于勘测到白银厂铜矿床。1953年,东北的钻探队、东部的技术专家等便赶赴于此,展开铜矿的开采和冶炼。

白银“城市矿山”极具开发价值,素有中国“铜城”之称(现在已无铜可挖),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区。

白银资源丰富,境内发现矿产45种,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金、银等30多种。煤炭储量16亿吨,凹凸棒资源初步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0%。累计堆存各种剥离矿石、废料4.2亿吨,含有可回收金属元素18种。

献给铜城的开拓者

1954年,作为“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和银光化学工业公司建成。之后当地花费近2万吨炸药,炸掉了连绵数百里的七个山头,临矿设企,因企设市,白银市在此诞生。

白银是一座历史相当短暂的城市,大概历史只有五十年。明清两代,此地一直产矿,金银铜铁煤都有,白银市名由来正是明朝此地炼矿机构白银厂。

新中国成立后,白银发现大量矿藏,因而开始涌入大量工矿移民,为了与后文靖远等地移民做别,此处称为市外移民。

*号召的有计划的移民分两波,由于白银的工矿属于重工业,第一波前来的移民大多数为东北人,这也奠定了白银城区口音偏向东北话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东北人对白银的开拓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一直存在一个误区,东北人来白银时,此地并非为戈壁滩或荒地,王岘人在本地的矮山里有条不紊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第二波移民在白银作为工业城市有初步发展后,全国均有工业移民前来白银,以北方人为主:东北人,山东-河南人等,第二波规划移民到来后,白银快速发展,其工业逐渐步入鼎盛。

白银公司,银光公司,二十一冶,西北铜,903(后稀土公司)等…再提非规划移民,在白银初步建成城市后,部分河南人也来到白银,作为中国吉普赛人,西北大地每座城市均有河南人的身影。

规划外移民另一波人就是回回,白银本地非传统回区,此地本无回回,但在白银建成城市后,出于商业原因,陆续有少量回回来到白银,值得一提的是,白银是西北城市里“绿化”程度较低的城市,至少穆斯林目前还未形成回街等聚居区。

总结一下,规划外移民数量仍远小于规划移民。接下来提到的是市内移民,具体指的是由白银市管辖区(三县两区)移民至白银市内的移民。市内移民的大规模涌入是从工业白银的鼎盛期开始到如今。

遗憾的是,白银作为工业城市是短命的,随着资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市外移民后代选择再次离开白银。这中间的人口空缺被市内移民填补。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市的铁矿历史则源自“一五”建设背景下,对钢铁建材的需求。1955年,地震工作者在张掖肃南县西部地区的祁连山桦树沟发现了铁矿,这里后被命名为镜铁山矿区。

1958年,在这矿区不远处的北方,酒泉钢铁厂开办。该厂依托兰新铁路的交通线优势调运煤炭资源,实现钢铁冶炼生产。7年后,一座现代工业城市诞生,因靠近明长城嘉峪关关城,这座城市便称作嘉峪关市。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金昌成为中国镍都

截止1991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地94处。镍矿储量丰富,规模巨大,仅次于加拿大萨德伯里矿,居世界第二、全国第一位,铜、钴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金昌镍矿的发现则来自群众报矿。经过反复勘测,1958年甘肃省地质局确认了世界第二大复合型超级铜镍矿床金川镍矿床。

金川镍矿床旧照

被广泛用于军工制造业的稀有有色金属镍,也成为了甘肃矿藏大军中的一员。从1962年的金川镇,到1981年的金昌市,又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在河西走廊诞生。

白银、嘉峪关和金昌三座地级市的兴起,改变了甘肃省原有的行政区划版图和经济实力分布。

白银从原来的兰州市中释出靖远县、从定西释出会宁县、从武威释出景泰县,升格为地级市,成为兰州西北方向通往宁夏和内蒙古的交通节点。

金昌则从武威拿走永昌县,成立了地级市,横亘在武威和张掖之间。

夹缝中抠出了白银和金昌

嘉峪关则因东靠酒泉、西近玉门,在玉门南支线铁路(玉门东接入兰新铁路)和镜铁山支线的铁路支撑下,成为河西走廊西部的交通枢纽,商贸得到了发展。

嘉峪关和金昌的兴起,则彻底终结了历史上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的传统四中心的格局。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曾经创出连续18年铜硫产能全国首位的成绩;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则被誉为中国的“镍霸”,镍钴产量占全国90%;酒钢从80年代中期开始净利润也逐年走高。这些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资源。

上世纪末,白银、嘉峪关和金昌成为甘肃省除省会兰州之外重要的工业中心。三座城市的居民人均GDP相当高,拥有着较高的购买力,城市的商贸、服务业等也是发展迅速。三座城市内的国有企业及其所属的医院、学校等单位更是省内毕业生激烈竞争的热门单位。

但是在国家社会市场经济改革深入的情况下,这三座资源性工业城市开始陷入发展困境。

上世纪末就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求企业根据劳动效力和经营成本配置劳动力岗位。同时将学校、医院等非生产部门向地方*移交。这种改造最直观的一个举措便是裁员,当地人唱衰工矿企业之声不绝于耳。

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的变化更是让企业改革蒙上了阴影。在上世纪末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国的相关企业都受到了打击。对白银、嘉峪关和金昌这样过于依赖国有工矿企业的资源性工业城市来说,矿业的衰落也就意味着城市衰落。

去年曾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酒钢西沟矿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白银、嘉峪关和金昌的大型国有企业不再死守着家门前的那点资源,开始在全球配置资源和资本。

早在1995年,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便在甘肃陇南建设了厂坝铅锌矿。2013年,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一系列控股和合并成为南非第一、世界第九大黄金公司的大股东。

白银公司铜冶炼场景

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酒泉钢铁,也在兰州榆中、山西翼城建设了钢铁生产基地,在兰州、瓜州和山西翼钢投资建设机械制造基地。集团还在陕西和兰州进行物流业和房地产投资,产业格局早已走出嘉峪关。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已成为在境内外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40多家、参股公司20多家的*公司。

金川集团公司因矿而生,因矿而存,因矿而发展、崛起。金川镍矿是世界第三大多金属共生的硫化铜镍矿,是金川集团公司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依托。

采矿是金川集团公司的第一生产系统,公司现有龙首矿、二矿区和三矿区3个生产矿山。

二矿区主斜坡道

二矿区的主斜坡道,7096米,垂直深度744米,亚洲最长的斜坡道。这是井下设备、人员、材料运送以及井下进风的主要通道,可以坐车从这里直接进入地下采场。

六角形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这样的改革方向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对三座城市来说却并非绝对利好:

一方面这类改革有利于活跃当地市场、吸引外来投资;

但是另一方面,在外部署必将*这些支柱企业在本地的生产扩张,使得这些支柱型国企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开始减少。

留不住资源,城市尴尬的地理位置始终是一个桎梏。

嘉峪关站

酒嘉分治后,嘉峪关作为不管任何县市的迷你地级市,经济腹地资源受到行政区划*。

稀少的农业用地加之上世纪高收入催生的高物价传统,使得嘉峪关物价长期高于酒泉,人才和资本吸引力大大减弱。再加上酒嘉距离仅20公里,城市竞争非常激烈。

真...迷你地级市

金昌的城区金川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周边既没有足够大的地方性经济体消化产能,也没有雄厚的农业轻工业基础。这使得此地的投资吸引力大打折扣,而金昌、武威间投资的激烈竞争又时常搞得两败俱伤。

荒漠边缘的金昌绿洲,发展光伏产业倒是不错的选择

毗邻兰州的白银在工业门类上与兰州较为相似,在重工业投资的引进上没有什么优势。几十年来重化工业的发展造成的污染又恶化了城市环境,给新兴产业引进带来了难度。

首先便是寻求区域的协同发展。

酒泉、嘉峪关近年来着手加强两地间一体化进程,利用各自城市优势协同发展:酒泉的农业基础和传统产业发达;嘉峪关则坐拥工业资源和交通优势,两地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工业发达的嘉峪关——与农业发达的酒泉

当前酒嘉间数条快速路和新区建设,正在不断提高两城的融合度。酒泉、嘉峪关作为甘肃省省域副中心,其城市建成区规模大大超过其他省域副中心。在不久的将来,两城可能还要合并管辖。

金昌和武威虽然距离较远,但是其互补关系也与酒嘉相似。武威市的城区凉州区,是河西地区唯一人口突破百万的市辖区。稠密的人口和发达的农业会是武威对金昌最大的支持。

狭小的金昌绿洲——与宽阔的武威绿洲

可惜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的金昌与以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洗选业为主的武威,在工业方面并无太多可衔接之处,两市经济一体化进展还较为缓慢。

最后,是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

除了光伏电等产业外,旅游业是嘉峪关、金昌城市大力扶持的产业。

金昌光伏之密集阵型

这其中,嘉峪关旅游业发展最为成功。过去明长城的嘉峪关关城和魏晋墓壁画砖等旅游内容,很少能让游客留宿以产生更多的旅游次生消费。

嘉峪关市针对西北旅游市场特征,注重差异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先后建设了讨赖河湿地、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等景观。甘、青、宁、新省区分别建成的大型主题乐园,更大大提升了嘉峪关的旅游吸引力。

嘉峪关关城

讨赖河湿地

加上西面的敦煌和东近的酒泉,整个片区的旅游集聚能力得到凸显。如今,当嘉峪关第二座主题乐园又在关城脚下拔地而起之时,畅达东西的动车组已经为嘉峪关送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金昌则在荒山秃岭上造出了一个山体式的矿山公园,即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露天矿老坑和亚洲最长的主斜坡道是其主打的卖点。同时,在差异化旅游建设中,金昌则探索建设了紫金花城景区。

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大大提升了金昌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可惜由于交通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瓶颈,金昌仍然无法与嘉峪关相提并论。

老矿坑的色彩

中国最大的人造天坑——露天矿老坑

这里是镍都创业者们淘出第一桶金的地方。

从19年至1990年,采矿历时26年,共完成采剥矿岩总量7033万立方米(1.9亿吨),在地球上留下了一个长1300米、宽700米、深310余米的椭圆形巨坑,堪称中国最深的人造天坑,成为人类留在地球上的一大人文景观。

这里见证着镍都开拓者的传奇。当年伟大的开拓者们是用钢钎、铁锤等简陋的工具,开挖坑道、药室,靠人背肩扛、推架子车运送炸药,在这里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露天大爆矿,其爆炸威力相当于一枚小型原子弹。

如今的露天矿早已闭坑,但是站在坑边向坑底望去,你仍可想象得到当年那何等动人和壮观的劳动场面……

原中国人民*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回忆往事时曾感慨地说:“我从空中看金川矿区,那是一个为军工提供新材料的工业城,好气魄哟!里面有一个好大的大坑,好像人的大拇指摁的,还有箕斗纹哩!”

登上矿山公园最高点——孔雀峰观景台,远眺巍巍龙首山,自西向东可见龙首矿西二采区主井,龙首矿斜坡道、三矿区46行井、龙首矿1#井、新2#井、二矿区西主井、西副井等矿井,似乎展现了千米井下一派繁忙的景象;

俯瞰金川,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城市美景尽收眼底,你不禁会为金川人的勇敢和智慧而称赞叫好!

当然这里还有一处隐藏在卫星地图中的神秘之处——从万米高空都清晰可辨的“太极八卦图”。如此之大的八卦图案,一定是你从未见过的!

卫星影像。好奇的亲们可以打开谷歌卫星地图一探究竟~

矿山公园一角

至于白银,则仍然在延续新兴产业落户迟缓、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的问题。资本和人才很难在白银看到新产业的机会,复制嘉峪关的成功经验并不现实。它的复兴之路仍有待时代的弄潮儿去开辟。

白银

因矿而生的新兴城市,并不一定会因为矿藏的衰竭而走向穷途末路。若城市规划者能未雨绸缪地找到属于城市的新转型道路,矿产减少的矿业城市仍然能保持自己的独特增长趋势。

唯一的问题似乎是,人们该如何找到这种合适的新转型道路。甘肃这几座工矿城市目前的不同现状,正是关于这个问题活生生的一课。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