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0:53
好多学画儿童的家长,都被一个“病毒”感染着,那就是“画得要像”。科学的理论是讲道理,艺术的理论是不讲道理。艺术最怕“套路”,最喜欢“花花点子”,孩子画画也是如此。儿童画是个性的展现,创造的体现,是不同凡响,是独一无二。儿童画的画有了这几条,即便是画面“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也是最优秀之作。有好多画画的孩子胆很小,无论老师怎么启发就是画不大。孩子的画是:画出所有的内容,不是画像所有的内容。孩子的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个表面,好的教师能穿透表面看到后面的最精彩的部分或隐藏很深还没闪光的“闪光点”。不好的教师看到的只是一幅平常的画,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见。画画不求结果,只求过程;画法不作“统一”,只求“个性”,这就是儿童画。好的辅导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学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孩子的画,画得自由,就是教师的成功。孩子的画是从抽象走向具象的,但孩子的抽象不是*理性化的抽象,孩子的具像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具像,而是孩子们自己心里的东西。我们做教师的,在表扬和批评孩子时,不能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要多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要当个有心人,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做到心细些再细一些。要“惜话如金”,不要轻易的表扬和批评孩子,尤其是批评更要慎重。现实让我们懂得了,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和想法,进入孩子的心灵深处,才能谈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能当好孩子的朋友,孩子才拿你当朋友。孩子就是孩子,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再有慧眼,也难穿透“假教育”的黑洞。在这个意义上说,辅导老师的审美眼光及分辨能力还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你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活动,你才有了通向孩子心灵的“通行证”。辅导孩子画画也应象管理孩子那样“管而不制”,更像抓沙子“抓而不紧”,才能抓住沙子,把沙子抓紧了,反而抓不住沙子。辅导老师应给孩子留下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由。孩子画写生事实上是记忆、联想、创造加写生。年龄越小往记忆、联想、创造上得越近,年龄越大往真实客观上靠得越近;感性的、直观的、想象的画画方法,理性的、真实的、科学的画画方法。*画的美在于“求”,儿童画的美在于“碰”。我们教孩子画画的整个过程,孩子们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点滴记录了孩子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历程。孩子的奥秘藏在孩子的心理中,进入孩子的“心理”,才能找到孩子的“奥秘”。我们当教师的在教学实践中,要学会考虑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取得好的教育结果,也更有助于我们解决儿童心理在美术教学中反映的实际问题。一个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把自己*成“大龄”孩子的心态,才能教好孩子,否则,孩子不给你玩了,看你还有什么“辙”。*画画的是思想与审美力,孩子画画的是好奇心,好奇心永远是孩子画画的动力。涂鸦期的初始是,从无目的地乱涂乱画到能有意识地控制,并设想了某些意义,说明儿童已从单一的机械动作转化为对形象思考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征还表现为兴趣高而能力小,超出了他们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局限。孩子在画画时往往不能随心所欲,大部分不能获得成功。但好奇心、新鲜感又促使他们作进一步尝试。儿童画不能作“统一”画法,不能作“统一”要求,更不能作“统一”标准。儿童画不是画得很像的就好,不是画得漂亮干净的就好,不是涂色均匀的就好。在画的过程中,既不能“互相学习”,又不能“取长补短”,也不能“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