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4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0:01
夏朝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叫作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农历: 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其方法就是在纯阴历的基础上,每十九年里面七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一个月来,为十三个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规定闰十月,一年有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四天。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这样的历法实际上已经是阴阳合历,简称阴阳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的阴阳历,有的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就叫错了。 阳历: 阳历的由来 阳历来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历,它的产生与欧洲*教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据传说,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好是春天。早期*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当混乱。后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随着岁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去,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天文学家提出的方案,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修改后的儒略历称为格里历,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视为制历依据的一种纯太阳历,因此俗称阳历。它不仅解决了复活节与天时不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农历: 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其方法就是在纯阴历的基础上,每十九年里面七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一个月来,为十三个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规定闰十月,一年有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四天。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这样的历法实际上已经是阴阳合历,简称阴阳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的阴阳历,有的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就叫错了。 阳历: 阳历的由来 阳历来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历,它的产生与欧洲*教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据传说,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好是春天。早期*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当混乱。后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随着岁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去,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天文学家提出的方案,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修改后的儒略历称为格里历,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视为制历依据的一种纯太阳历,因此俗称阳历。它不仅解决了复活节与天时不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1:19
历史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公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中华*成立后,纪年采用公历或*纪年并用。
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
夏历、殷历和周历的主要区别是以不同的月份作为一年之始:夏历以寅月为正月、殷历以子月(今农历11月)为正月、周历以丑月(今农历12月)为正月,所以又叫三正(zhēng)。由于岁首不同,这三者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定义也是分别不同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秦制,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王莽、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肃宗曾改周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2:54
夏历 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称为农历、阴历、殷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使用夏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农历(夏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因年久失修,大小月无定序,不时有2-4个大月、2-3个小月相邻,以缺中气之月为闰月,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傣历来源于古代夏历,19年7闰,采用“平朔法”——单月大,双月小,固定闰九月大,大小月相间定序,约5年改1个八月大,方便记忆和使用[1]。本方案返扑归真,借鉴傣历,并加以创新,使阴月阳年更加规范。 1.置闰 南朝宋大明六年——463AD大科学家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唐代李淳风的《德麟历》始改为“在缺中气之月置闰”,实际上仍保持19年7闰的基本格局,沿用至今。傣历采用“平朔法”、单月大,双月小,固定闰九月,比夏历早3个月,推测系从秦历脱胎而来。返本归源,本方案借鉴傣历,并固定单月小,双月大,闰六月(大月),以公元19的整倍数为闰年周期,按现行闰年次序,固定在第3、6、9、11、14、17、19年为闰年,但逢公元尾数333、666、000年份所在的19年7闰,免去后“8年3闰”,成为“11年4闰”。本方案月均近似朔望月,年均近似回归年,固定闰六月,跟寒暑周期基本相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4:45
据《民俗宝曲万年历》介绍,农历历法是我们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农历”。
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