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的阿妹戚托”的艺术内涵及表现形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0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48

“阿妹戚托”纯属无音乐伴奏的彝族婚俗舞蹈,是新婚姑娘临出嫁时,寨中及邻寨女伴纷纷踏至为新娘送行,在与新娘离别之际,表达女伴们依依难舍的心情,同时告诫新娘坐家之后,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尊重寨邻;祝福新娘与丈夫全家和睦相处、兴旺发达。“阿妹戚托”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日常生活及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舞蹈。从“阿妹戚托”独具风格的人文景观中,尚能体现出该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本土文化内涵。  “阿妹戚托”系女子群舞,以偶数组成队形,或呈直排,或呈圆状。以八人或十二人或十六人不等为组,人员增减以偶数计,手拉手即可起舞,舞蹈分为十二小节,即:彝语之伞踏(汉语译为欢送出嫁)、西踏非踏母(勤俭持家)、含各勾梁(送镰刀)、哄的(插秧)、节根间(幸福靠劳动)、美液朵(薅秧)、机堵(耕作)、吉踏吉摩踏(劳动快乐)、其醒然(祝新娘终生幸福),整个舞蹈肢体语言的形成基因,无不来源于生产生活,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向往。其动作主要靠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部位的运动变化来展示舞之美感。表演者相互配合默契,可谓达到丝丝入扣的境界,使其动作整齐无误,干净利落,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极为脆响,以足传情,使人震撼,予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大可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有人给“阿妹戚托”赋予“东方踢踏舞”之美誉。  晴隆彝族原生态婚俗舞蹈“阿妹戚托”在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寨中,向世界递出了一张名片。现已申报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继申报进入更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阿妹戚托”已进入三宝彝族学校,作为校园的一门必修课加以传播,不难想象“阿妹戚托”这支民族民间艺术奇葩将会更加璀璨夺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