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有历史责任感,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专业过硬的好老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5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8:13

现在看来孔老夫子万世师表千古帝师的地位依然无可争议。所以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还得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推荐参考大安法师开示:因为我现在作教学工作,跟一些校长谈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是很困惑,不知道这个学校今后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因为实际上应试教育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呢,很多校长反而就觉得很空虚,今后这个方向该怎么走呢?实际上他们思考了很多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后来就谈到传统文化,很多校长非常认同,希望在自己手上能够把传统文化再传承下去。朱老师上次来了以后,也介绍了咱们东林寺。上次救灾的时候东林慈善也让人印象深刻。很多人也感觉到东林寺对我们是有帮助。这次来呢,希望在传统文化的弘扬方面能够得到东林寺的支持。居士乙:我是教小学的。现在的小孩都很物欲。他懂哪个同学家里怎么样,他需要什么,就会跟对他有利的那些同学混在一块,形成个小势力圈子。所以那些家境不好的同学,在学校很难健康地呆下去。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发现那些贫困的小孩,全村最穷的,整个村子的人都看不上他,小孩有自卑的心理。我觉得我们应该尽点力去帮助这部分人。我们也想改变周边的人,让他们接受传统的观念。但我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出家*:我们现在办一个类似于念佛堂性质的场所,每个周末带领大家先读经,然后再读《论语》,再念佛。儒家文化在抚州的根基很深,我看了一下,从孔孟之后几次大的变革都是跟抚州有关。现在有些地方学国学是以程朱理学为中心,就感觉他们对国学的理解没有把握核心的内涵,对佛法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偏差。大安法师:对程朱理学,印光大师晚年有诸多批判的信稿。近代中国的衰微、祸乱以及道德的低落,其根源可以上溯到朱熹、程颐、程颢等理学家们,否定因果、否定轮回的偏见。所以还是要回到原始儒家,回到四书五经的原文去诠释儒家实践理性与伦常的观念。而且还应该从佛法的角度看待儒家经典,具体可以看憨山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等祖师的著作。最重要的是要讲因果的观念,现在中国人不信因果造成了社会道德及心理诸多严重的后果。《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不是很明显的因果观念吗?积善积得好了对子孙后代有好处,造了恶对子孙后代都不好,正殃是在自己,余殃是在子孙后代身上。《尚书》里面谈“五福六极”,也是谈因果的观念。在《左传》里面也是处处都谈因果。讲传统文化要把这个作为重点去谈。如果没有因果观念,那么仁义礼智信、孝悌礼义廉耻就都没有依据。因果观念是道德赖以成立的重要依据。另外要厘清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要相信这个世间有圣人。圣人就是先知先觉者。中国的四书五经不是一般的学者写出来的,是圣人述出来的,是对古圣先王的道统的传继。如果对圣人经典信心不足,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心生分别,乃至轻慢,缺乏恭敬心,则会诠释微言大义不到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或会把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认为是糟粕而剔除掉。圣贤的教育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成一个知识体系。孔子的学生子贡,他听了夫子的一句话,还没有做到就不敢听第二句,注重知行合一。读了《论语》,就要想怎么去落实“孝悌”,怎么去“仁者爱人”,怎么去“博施济众”,怎么是木讷一点,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些东西都是要实践的。尤其在家里怎么做到孝道,把五伦关系做好,这都有它的道德意义在里面。其实这些很平实,但是下学上达。事相上你能做到就是在修福,福修到一定程度,福至心灵,就能开发智慧。悟性开了,就能够上达,就知道天道,形而上的东西就能慢慢领悟。承天之道也,一以贯之的道,忠恕之道,那种明德、厥中、浩然之气,诸如此类,这些都是上学,上达的一些境理。这也像佛法一样,理事双备,有事也有理。我们可以从事开始去讲,事里含理,理借事显。讲好儒学,先要注重践行。千万不要以学教科书的形式来讲儒学,因为现有考试的制度已经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几代人都是以教科书模式教育出来的,看问题都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僵化了,最后就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了。要多听点音乐,多回归到自然界,学自然,学书法。特别是小学阶段,逻辑思维不要那么强,心性的仁爱教育,还有审美教育越多越好。回归到小孩子的本来状态去教育,顺其自然,给小孩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更能成才。这也是空性的教育,要空一点,空灵一点。不要太功利,一开始就掉进“术”与知识的窠臼。所以教育要回归其本来面目,要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回归到生命的本态,激活学生本有的良知良能,充溢智仁勇,如是或能造就真正的人才。而国学教育的资源值得我们重视与发扬,愿大家共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