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5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4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属于郴州市,与广东、江西相接,属三省交界之重要通道。
汝城县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便以“汝城”设县,是湖南乃至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那么汝城县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名人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首先就是唐代中期著名宰相宋申锡。宋申锡虽然曾高居宰相之位,但在与以王守澄为首的宦官集团的对抗中,宋申锡没有发挥好自己的宰相职责,致使朝政甚至是皇帝都被宦官所节制,虽然这一结局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朝政格局有非常大的联系,但宋申锡等人的个人能力与魄力也占据很重要的因素。
其次就是宋初著名文臣邵晔。邵晔是汝城县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进士,邵晔为人正直,为官清廉,颇得宋太宗赏识。
接下来就是宋代另一位大臣朱辂了。朱辂也是进士出身,与邵晔一样,是一个清官,不仅如此,他也是出了名的孝子,他曾因母亲年老而坚决辞官,回家照顾母亲,在以孝治天下的宋代,朱辂的行为无疑是天下人的榜样,也因此他受到了当时朝廷的嘉奖。
明朝成化年间两广总督兼太子少保朱英也是汝城县人,朱英为官清明正值,嫉恶如仇,爱民如子,文治武功俱佳,为大明朝的边防安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史称:“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朱英死后,颇受两广百姓追念,正德年间,朝廷追封朱英谥号为“恭简”,被朝廷追封谥号,也是大臣死后无上的光荣和对他最大的肯定了。
除了以上这些人外,像工部尚书曾鉴也是著名大臣,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太子太保;清末两广总督,湘军出身的何明亮也是汝城县人。
不仅如此,汝城县还是有名的红色县,曾涌现出了李涛、朱良才两位开国上将,宋裕和中将,我党早期*女前辈朱舜华,我军早期优秀将领邓毅刚,抗日英雄叶振宇等诸多名人。当代著名诗人朱子奇、地理学家李洪光也都是汝城县人。
除此之外,汝城县还有一段非常值得记住的历史,那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曾在汝城县当过县令,而就是在汝城县的这段时间里,周敦颐写下了传诵千年的《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篇《爱莲说》可是当年必备的课文,而且也是为数不多的读起来不那么枯燥甚至还有点想象和憧憬的古文。
虽然周敦颐不是汝城县人,但因为这段经历和这篇《爱莲说》,将周敦颐划为汝城县人也无可厚非,毕竟周敦颐在这里留下的众多文化印记永远都属于汝城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5
汝城县在古代中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因为它是影响中国历史走向、北宋兴起的儒家理学思想开山鼻祖——周敦颐的悟道之地。
周敦颐本是湖南永州道县人,家道并不兴旺,在他年幼时,父亲因病去世,于是跟随母亲前往衡阳投靠亲舅舅郑向。郑向是进士甲科出身,官职两浙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等,学识和人品都很受人敬仰。难能可贵的是,在舅舅郑向非常看重这个天资聪颖的外甥,不仅将他视为己出,亲自授课督学,甚至还把自家儿辈所用的“敦”字为周敦颐取名,也就是说,舅舅郑向把周敦颐纳入了郑家族籍。
等到周敦颐长大后,舅舅郑向还把唯一的“恩荫”机会留给了周敦颐,让他不用参加科举便能入仕为官,还分了一份家产给他。周敦颐先后在南昌、郴州等地方为官,在南昌当官时,因为日夜加班,殚精竭虑,有一次在办公桌上突然昏死,闻讯而来的亲朋好友正准备帮他料理后事时,他又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当时的人称为奇迹。他当官很有原则,不仅能明断是非,还敢于跟酷吏争辩事实*,从来不冤枉一个好人,很多老百姓爱戴他,但也有很多同行诋毁他。后来,周敦颐又到郴州的汝城任职了四年,在这里他的思想逐渐完善。
从西汉董仲舒开始,我国逐渐走上了“独尊儒术”的道路,但是传到宋朝时,汉儒学只有一些经书传承下来,但是如何解读却已经有些混乱了,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歪曲汉儒经典内涵。如果没有人站出来的话,作为汉族的精神支柱,可能就会被慢慢地腐蚀了,而这时候的周敦颐,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融入道、佛,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理学,其中最有名的继承并发扬的人便是朱熹。之所以说周敦颐改变了历史,其实,就在于他在汉族精神极度混乱时,巩固了儒家思想。
周敦颐非常喜欢莲花,他自己家里开凿了一个池子,专门用来种植莲花,而莲花的也成了他的思想和品质的反映。在一次与朋友聚会时,大家兴致盎然,相约作文以助兴,于是周敦颐欣然写了一篇119字的散文,也就是流传后世的“爱莲说”。在文中,周敦颐写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中通外直”等莲花的品质,其实也就是他思想中最核心的“诚”字,在他看来人类生存的根基就是“诚”,与生而来的真诚善良。也正是如此,后人一致认为,是周敦颐把儒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避免了空心化的结局。
朱熹在继承周敦颐的思想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不管怎么样,作为理学的鼻祖,说周敦颐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无可厚非。如今,汝城县依旧有周敦颐的足迹,像全国最大的周敦颐雕像就坐落在汝城,这也算是汝城人对他最好的纪念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5
比长沙小六倍的汝城县在历史上出过周敦颐,董仲舒,朱熹,宋申锡、朱良才等改变历史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6
比长沙小六倍的汝城县在历史上出过很多有名的人,周敦颐巩固了儒家思想,避免了空心化的结局,改变了历史学的走向;宋申锡是唐文宗时期的宰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6
有宋申锡、朱良才等人,宋申锡是唐文宗时期的宰相,朱良才是新中国开国上将,都是改变历史的人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4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属于郴州市,与广东、江西相接,属三省交界之重要通道。
汝城县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便以“汝城”设县,是湖南乃至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那么汝城县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名人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首先就是唐代中期著名宰相宋申锡。宋申锡虽然曾高居宰相之位,但在与以王守澄为首的宦官集团的对抗中,宋申锡没有发挥好自己的宰相职责,致使朝政甚至是皇帝都被宦官所节制,虽然这一结局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朝政格局有非常大的联系,但宋申锡等人的个人能力与魄力也占据很重要的因素。
其次就是宋初著名文臣邵晔。邵晔是汝城县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进士,邵晔为人正直,为官清廉,颇得宋太宗赏识。
接下来就是宋代另一位大臣朱辂了。朱辂也是进士出身,与邵晔一样,是一个清官,不仅如此,他也是出了名的孝子,他曾因母亲年老而坚决辞官,回家照顾母亲,在以孝治天下的宋代,朱辂的行为无疑是天下人的榜样,也因此他受到了当时朝廷的嘉奖。
明朝成化年间两广总督兼太子少保朱英也是汝城县人,朱英为官清明正值,嫉恶如仇,爱民如子,文治武功俱佳,为大明朝的边防安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史称:“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朱英死后,颇受两广百姓追念,正德年间,朝廷追封朱英谥号为“恭简”,被朝廷追封谥号,也是大臣死后无上的光荣和对他最大的肯定了。
除了以上这些人外,像工部尚书曾鉴也是著名大臣,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太子太保;清末两广总督,湘军出身的何明亮也是汝城县人。
不仅如此,汝城县还是有名的红色县,曾涌现出了李涛、朱良才两位开国上将,宋裕和中将,我党早期*女前辈朱舜华,我军早期优秀将领邓毅刚,抗日英雄叶振宇等诸多名人。当代著名诗人朱子奇、地理学家李洪光也都是汝城县人。
除此之外,汝城县还有一段非常值得记住的历史,那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曾在汝城县当过县令,而就是在汝城县的这段时间里,周敦颐写下了传诵千年的《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篇《爱莲说》可是当年必备的课文,而且也是为数不多的读起来不那么枯燥甚至还有点想象和憧憬的古文。
虽然周敦颐不是汝城县人,但因为这段经历和这篇《爱莲说》,将周敦颐划为汝城县人也无可厚非,毕竟周敦颐在这里留下的众多文化印记永远都属于汝城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5
汝城县在古代中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因为它是影响中国历史走向、北宋兴起的儒家理学思想开山鼻祖——周敦颐的悟道之地。
周敦颐本是湖南永州道县人,家道并不兴旺,在他年幼时,父亲因病去世,于是跟随母亲前往衡阳投靠亲舅舅郑向。郑向是进士甲科出身,官职两浙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等,学识和人品都很受人敬仰。难能可贵的是,在舅舅郑向非常看重这个天资聪颖的外甥,不仅将他视为己出,亲自授课督学,甚至还把自家儿辈所用的“敦”字为周敦颐取名,也就是说,舅舅郑向把周敦颐纳入了郑家族籍。
等到周敦颐长大后,舅舅郑向还把唯一的“恩荫”机会留给了周敦颐,让他不用参加科举便能入仕为官,还分了一份家产给他。周敦颐先后在南昌、郴州等地方为官,在南昌当官时,因为日夜加班,殚精竭虑,有一次在办公桌上突然昏死,闻讯而来的亲朋好友正准备帮他料理后事时,他又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当时的人称为奇迹。他当官很有原则,不仅能明断是非,还敢于跟酷吏争辩事实*,从来不冤枉一个好人,很多老百姓爱戴他,但也有很多同行诋毁他。后来,周敦颐又到郴州的汝城任职了四年,在这里他的思想逐渐完善。
从西汉董仲舒开始,我国逐渐走上了“独尊儒术”的道路,但是传到宋朝时,汉儒学只有一些经书传承下来,但是如何解读却已经有些混乱了,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歪曲汉儒经典内涵。如果没有人站出来的话,作为汉族的精神支柱,可能就会被慢慢地腐蚀了,而这时候的周敦颐,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融入道、佛,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理学,其中最有名的继承并发扬的人便是朱熹。之所以说周敦颐改变了历史,其实,就在于他在汉族精神极度混乱时,巩固了儒家思想。
周敦颐非常喜欢莲花,他自己家里开凿了一个池子,专门用来种植莲花,而莲花的也成了他的思想和品质的反映。在一次与朋友聚会时,大家兴致盎然,相约作文以助兴,于是周敦颐欣然写了一篇119字的散文,也就是流传后世的“爱莲说”。在文中,周敦颐写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中通外直”等莲花的品质,其实也就是他思想中最核心的“诚”字,在他看来人类生存的根基就是“诚”,与生而来的真诚善良。也正是如此,后人一致认为,是周敦颐把儒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避免了空心化的结局。
朱熹在继承周敦颐的思想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不管怎么样,作为理学的鼻祖,说周敦颐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无可厚非。如今,汝城县依旧有周敦颐的足迹,像全国最大的周敦颐雕像就坐落在汝城,这也算是汝城人对他最好的纪念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5
比长沙小六倍的汝城县在历史上出过周敦颐,董仲舒,朱熹,宋申锡、朱良才等改变历史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6
比长沙小六倍的汝城县在历史上出过很多有名的人,周敦颐巩固了儒家思想,避免了空心化的结局,改变了历史学的走向;宋申锡是唐文宗时期的宰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46
有宋申锡、朱良才等人,宋申锡是唐文宗时期的宰相,朱良才是新中国开国上将,都是改变历史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