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0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03
格物至知是讲人要把所有的事物推敲一边然后的出最后的知识,讲的是人的主观意愿,但是实际上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敲出来,而且全部推敲出来也不一定都是准确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听到雷声就会下雨,用这种思想考虑的话下雨跟打雷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必然可以推敲谁决定谁,但是事实上打雷不下雨或者下雨不打雷的情况有很多.显然上面的那种思想就有点唯心了,而实践出真知是一种辨证论,他没有说实践一定可以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真知的一种方法而已.咱门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个说的太绝对,而一个留有余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04
格物致知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词 目 格物致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 例 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04
中国古代的名著《格物致知》是集人民智慧结晶
它就是实践得出来的东西
实践出真知,那你得问一下:什么是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