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年是历史上那一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1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4:56

庆历年是历史上那一年?
藏头诗航母告诉阁下,庆历(1041年十一月-1048年)是宋仁宗赵祯的第6个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8年。该年号具有非同一般的含义,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的某些隐秘,《客观的全真教,真正的王重阳》第一百七十七章节录如下:
在上述这一系列特定的背景前提下,此时此刻,再来解密宋仁宗为什么又要改元为新的年号“庆历”呢?自然就会比较的轻而易举了。正因为秘密的存在着那个“特殊雇佣军”战略计划的支撑,所以说,第一百五十七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4显示,1041年十月二十六日,宋仁宗已经接受了张方平特别针对李元昊的如下策略:“今先开其归路,以为后图,纵贼未怀,於国何损?”这就意味着彻底废除了第一百五十五章,1039年六月下诏悬赏捉拿李元昊的决策。这种明显的、巨大的、方向性的变化,则完全是来自于“特殊雇佣军”战略计划的支撑,并为在后来辽宋双重压力的前提下,为了迫使西夏与北宋进行和议而奠定了第一个基础。
回头看第一百五十八章,让我们不妨重新品味那些曾经出现过的相关表述吧——
互联网上,存在着《文学史宋元帝王年号表及年号理解》、《北宋年号对应的含义》、《宋代年号及其对应的意义》、《读懂了这些年号,就读懂了北宋的兴衰离合》、《华夏古泉新闻|北宋年号的意义(各年号钱欣赏)》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宋仁宗的庆历年号这个问题均认为:“庆”的意思是“美好”,“历”——年。“庆历”意即“美好的年代”。然后就有了新政,至于那个时候是不是美好的年代,我们就不知道了。
藏头诗航母对于上述观点不敢苟同,很明显,首先,“庆”与“历”的解读错误。其次,回头看前一章就会明白,庆历元年(辛巳,1041)十一月丙寅(二十日)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庆历元年。也就是在这一天之中,宋仁宗借机特别宣布了赵宋王朝的那个有关李元昊的诏书,即由张方平在冬十月壬寅(二十六日)上疏所言而产生的那个诏书。十二月丁丑日,司天监上《崇天万年历》。十二月癸未日,赵宋王朝即首次铸造用于呼应庆历年号的“庆历元宝”钱。换句话说,其中的那个“历”的意思,自然就是特指那个《崇天万年历》了。而“庆”的意思,表面上就应该是庆贺《崇天万年历》的诞生,“庆历”自然也就是那句话的一个缩略语或者简称了。不过,事情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有关庆历年号更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宋仁宗内心真正的“猫腻”,我们不妨改在以后合适的时候继续进行解读吧。
此时此刻,让我们再回到本章的议题上来吧,首先,藏头诗航母认为,上述“庆贺《崇天万年历》的诞生,‘庆历’自然也就是那句话的一个缩略语或者简称”的说法,是特别牵强附会的。首先,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的年号,都是具有其特定含义的,并且也一定是与其帝王密切相关的。而庆贺《崇天万年历》的诞生,就完全违背了这种规律,《崇天万年历》也只是非常巧合的出现在我们这个议题的范围之内,并进一步迷惑了我们的认知而已!
自现在开始,让我们单单就宋仁宗皇帝本身来说吧,他的爷皇帝赵光义979年五月,趁伐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赵光义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自然也以失败而告终。他的父亲宋真宗皇帝,由此骨子里充满着对于契丹辽人的恐惧感,1004年,契丹人所建的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于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的澶渊,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向辽进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岁币”,来换取与辽之间的和平,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本章前边已经对吕夷简“特殊雇佣军”的战略计划,以及最终形成那种“巧妙制衡”之势,做过详细地的描述。假如说,并没有西夏锋芒毕露、狰狞可怖的横空出世,恐怕宋仁宗军事方面的历史记录将一片空白,而在西夏所制造的危机即将压垮北宋、范仲淹革新派集团又将进一步证明北宋*集团颓废*之际,于是,即迫使宰相吕夷简“特殊雇佣军”与“巧妙制衡”战略的相继问世,并最终一举扭转了乾坤。在这种前提下,反过来,原本一片空白的宋仁宗皇帝,他不但首先面临西夏严峻的军事危机,接着又面临着契丹人的那种所谓的严重威胁。但是,最终却又完全地给一一化解;宋真宗打了胜仗还需要金钱买和平,而宋仁宗四战全败于西夏却取得和议反而让人感到胜过了他的父亲,再出现契丹人的军事压力,又竟然以区区二十万两白银予以平息事态,如此如此,这不就完全塑造出来了一个远远地胜于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这些爷爷与父亲的皇帝们了吗?所以说,此时此刻,我们则完全有理由相信,庆历年号的含义,就应该是宋仁宗皇帝“庆幸有此特殊经历”这种内心独白的缩略语,反映其因祸得福的心态,以及富含对于吕夷简深深地感激之情,而并非其它!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藏头诗航母自我纠错:前一章“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向辽进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岁币’,来换取与辽之间的和平,”这种来自于“赵恒(宋真宗)_360百科”中的信息错误,因为,北宋时期的一匹绢基本上就等同于一两白银,假如说真的是白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话,宋真宗“澶渊之盟”的代价竟然就变成白银五十万两了!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景德元年(甲辰,1004)摘要原文:
十二月,庚辰朔,……癸未(初四日),……曹利用与韩杞至契丹寨,契丹复以关南故地为言,利用辄沮之,且谓曰:“北朝既兴师寻盟,若岁希南朝金帛之资以助军旅,则犹可议也。”其接伴政事舍人高正始遽曰:“今兹引众而来,本谋关南之地。若不遂所图,则本国之人负愧多矣。”利用答以“禀命专对,有死而已。若北朝不恤后悔,恣其邀求,地固不可得,兵亦未易息也。”其国主及母闻之,意稍怠,但欲岁取金帛。利用许遗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议始定。
第一百五十八章末尾关于“重熙增币”的相关表述如下:
1042年六月,富弼与副使张茂实至辽朝,由于更换了国书,因此他们的使命不是回绝辽朝的各项指责,而变成对辽表示妥协和退让。他们提出宋、辽联姻,也可增加岁币,二者听凭辽朝选择其一。辽方坚持割地,富弼不与。富弼劝辽兴宗与宋保持和好,说“宋辽通好则岁币尽归人主,如对中原用兵,虏获的金币则尽归臣下,而损失则尽归人主,何况用兵并不能保证必胜。”他的话打动了辽兴宗,于是他又提出“议婚即不增岁币,不如增币对辽更有利。辽如能令夏国对宋臣服,则岁币增金帛二十万,不然则只增十万。”
综上所述,藏头诗航母认为,通过几个方面的相互比对,很明显,“赵恒(宋真宗)_360百科”中的信息错误,实际上,它是将其“澶渊之盟”与“重熙增币”增金帛二十万混同在一起了。换句话说,“澶渊之盟”只是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也可以共计折合为白银三十万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4:56

庆历(1041年十一月-1048年)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8年。
庆暦(历)在乾隆年间因避讳乾隆帝的名字“弘历”,而改写为“庆历”。现代岳阳楼所保存的乾隆年间张照所书《岳阳楼记》,其中即避讳而改写为庆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