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到一首叫做《钋》的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2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04:14

刘复先生曾考证董说一生事迹,并写下长文《〈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在论及董说的著作《楝花矶随笔》时,刘先生说:“要研究若雨一生的事迹,这是一部极有用处的书”,“可惜没有刻板,我们无从看见了”。有幸的是,笔者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该书。兹把该书情况及其价值略述如下,以益于学术界对董说的研究。

《楝花矶随笔》收入《豫恕堂丛书》。该丛书由清沈善登辑,收书21种,共53卷25册,其中刻本7种,朱印本14种。《楝花矶随笔》属前者。周庆云《南浔志》卷四十《著述》曰:“《楝花矶随笔》一卷附《杂文》一卷,庚子刘桐编写,有跋。”卷五十四又引张鉴《蝇须馆诗话》曰:“《楝花矶随笔》一册,乃漏霜和尚未刻稿,余所见为亡友刘疏雨手抄本。”可证此书为董说撰,刘桐编,当时未有刻本。刘桐,字舜挥,号疏雨,与董说同里,是清代较著名的藏书家,范来庚《南浔镇志》卷七《人物志》有传。笔者所见《楝花矶随笔》,由计发集录, 无跋。计发亦与董说同里,范来庚《南浔镇志》卷七《人物志》:“计发,字发之,号鱼计,诗文工雅,名噪一时,仅以一衿终,所著诗文皆散佚。”看来《楝花矶随笔》手抄本原已散佚,后由计发“集录”而收入《豫恕堂丛书》。

周庆云《南浔志》卷五十四引俞樾《春在堂随笔》:“《楝花矶随笔》但有抄本,沈谷臣庶常以示余,字迹皆草草,殆村中童子所书也。”《南浔志》卷五十四引《蝇须馆诗话》亦言此书“事都有可纪,然鲁鱼亥豕,至不能句”。《豫恕堂丛书》中《楝花矶随笔》为刻本,故不能睹原抄本的面目了。但刻本同样讹误颇多,天头、地脚常见谭仲修手校语。正文中偶有丛书辑者沈善登案语,如“夜来梦孝章立松下,故作松钋诗,未足一句便醒”后案语曰:“善登案:‘钋’字原本漫漶,校者定为‘钋’字。曲园先生谓‘钋’字不可解,恐实是‘针’字。”可见,刻本讹误也与底本漫漶有关。

刘复先生曰:“就浔志中所引的几条说,所记早年的事情有二十岁以前的,晚年的事有六十岁以后的,而且都是琐屑的叙述,性质同日记相似,可见全书分量很多,一定不止一卷。”上海图书馆所藏《楝花矶随笔》分量并不多,只有卷上、卷下两卷,或也可曰一卷,后附《杂著》 (笔者案:周庆云志言《杂文》,盖为《杂著》之误) 一卷。卷上大体可谓学术性随笔,多为读书的记录和感受;卷下则是董说所记晚年的一些事情和对早年生活的点滴回忆。事多有纪年,但各条之间并无时间先后。性质虽同日记,但非每日必记,所以分量并非如刘复先生想象得那么多。所附《杂著》,多是对诗文书画的题跋及评论等。综观此书及所附《杂著》,其价值主要有:

一、提供了众多董氏交游的资料及日常言行,可借以揭示董说的履历事迹及人格心态。见于《楝花矶随笔》的董说之交游(主要在卷下和《杂著》中)有金孝章、徐昭法、张履祥、巢端明、郑桐庵、周子佩、王双白、檗庵禅师等四十多人。其中周子佩等多人为《董若雨诗文集》所未见。众人中,金孝章、徐昭法、张履祥等为明末著名遗民;周子佩为周顺昌之子,是复社中人物,与黄宗羲有交游;檗庵禅师即熊开元,为董说同门,亦是明清之际风云人物。随笔中道及随先师退翁浮湘一事屡见不鲜,盖此事对董氏影响非常重大。又随笔记载,有人曾劝董说用五香酱佐食加餐,董却告曰:“吾素结思五香,异于君指。吾生而手不曾著算子则手香,吾脚不喜踏自己一寸田园则脚香,吾眼不愿对制科之文则眼香,耳不习市道交语则耳香,舌不涉三家村学堂说话讲求则舌香。”董说不屑生计、不谐俗世的个性于此宛然可见。从《董若雨诗文集》看,董氏绝喜旅游,现实中不能尽意,则卧游梦游,故自号卧游道人、梦乡太史,常沾沾自喜于能顷刻间遍历五岳名山。这种心态亦在随笔中得到体现。《杂著·华藏三十景题辞》:“我绝喜看志”,“绝喜看志者,或搜岩壑之奇,或征见闻之实,必志也”。显然,董氏是在通过阅读浏览山水志,来满足好奇心理和嗜游意识。随笔卷上所记的众多名胜古迹,董说足迹多未及,应当就是其阅读方志的记录

和感受。如:“韦曲在樊川,唐韦安石之别业, 林泉花竹,号为胜境。韦庄诗:满耳莺声满眼花,布衣藜杖是生涯。时人若要知名姓,韦曲西头第一家。”这些记载不仅强烈揭示了董氏的好奇和嗜游心理,而且还透露了董氏憔悴的遗民心态。因为除掉个性成分,嗜游好奇不过是董氏憔悴凋丧遗民心态的自我调节罢了。

二、展示了董说颇具个性而又符合浙派基本倾向的诗学观。该书论诗,在在有之。作为诗学文献,这些文字和观点从未有研究者提及。较让人感兴趣的观点有:1.反对七子“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跋韦苏州集旧本》:“嘉隆间,一种风雅外道,树盛唐之帜,号一世而诗风尚大伤,经高雅涤荡而余毒尚染人。”《跋赵松雪书秋兴赋》:“世率言诗法唐,然诗之法唐,为近其风也。今以浮声排比,无唐以后字面,而谓之唐诗,不知唐之人何辜也。”董氏推崇苦吟诗风,而不满于后七子的排比声调,尤不喜李攀龙诗,言其《沧溟集》“篇篇秽恶”,甚至认为评其诗可呕痰,比瓜蒂散等治痰药还有效。2.论诗兼采唐宋,主张转益多师而又存心洗削。董氏只是反对宗唐派七子的肤廓,但并不黜唐诗。在《答门人问诗帖》中,董以登山措足实地而不危喻唐诗之妙,曰:“诗得安而后妙,未有不措实地而诗安妙者也。唐人去此七八百年而读其言鲜采不退者,实也。”董更不废宋元诗,曾曰:“(癸未)病中看宋元人诗,有味也。”最为折服者为苏轼,对梅尧臣、林逋亦多有赞语。董氏不仅主张兼揽并收,而且强调消化无痕。《评喜曾韵语》:“拓其诗思要兼揽并收,不存界限,其进一步存心洗削。”3.论诗强调学问性情,反对用典。董氏认为作文字要“从经史正学问上留心,处处须与性情相关”,要“以空天下之眼目读破震旦国里难读之书”。除六经诸子外,更得研究佛学。《答门人问诗帖》:“学诗大要在究禅宗。欲学诗而不究心禅宗,譬如夏禹治水而不本诸《洪范》,恐无水路。”关于佛学的作用,董氏有一个奇妙的比喻:“忽于意想不及处,拈得出西土圣人印子,将六经诸子百家印住印破,惟我欲为。”只有这样,才能“高怀旷然,笔底浩浩,挟江河之气,开风雅之面”。故董氏论诗虽强调学问,却反对以学问为诗。其评杜牧《题开元寺》诗曰:“此诗风兴,无一点初唐砌壁恶习,可拈作诗式,使后学不入邪路。”又曰:“杜牧之诗总韵绝,独《赠渔父诗》吾不贵,盖用故事便减价。”综上可见,董氏反对七子,重视宋诗,强调学问和性情,这些都是浙派的基本诗学倾向。

三、可据以了解董说奇异的书法创作及其理论。董说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李放《皇清书史》、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均予著录。《皇清书史》卷三十二:“嗜草书,所著《砚雪录》中论草书法甚备,其手稿皆奇异可喜。”《国朝书画家笔录》卷一:“其诗清淡荒远,草书尤奇逸,所著书籍凡三十余种。”但近代以来的研究者对董氏书法创作及其成就却从未论及,这与《董若雨诗文集》无明确提及多少有点关系。可喜的是,《楝花矶随笔》较多地展示了此方面的情况。1.记载了临池悟道的经过及其得意之作。“漏霜忆从童蒙至癸未(13),每自病拙于书道。癸秋评史后,方有临池意思。此时便悟草法从在钟鼎古文。”可知董说二十四岁时,才刻意练习书法,并从钟鼎古文中悟得草法。其一生得意之作是,四十二岁时雨中登山望云,归后所作的一段行隶。“忆辛丑(1661)初,领古尧峰院首,秋遇大雨,草树尽靡。余易草履,随数衲子,拨宝云泉侧石道,登妙高峰,放眼云涛,归丈室作行隶一段,自喜笔墨有雨色。后为人书扇头,每作此体,谓之快雨阁。”2.学书提倡从金石古文入门,主张多看,反对入手便摹。“学书要道莫善于看书,莫不善于摹古。”董氏以为钟鼎文字,或联或绝,或烦或简,乃皆各行其字脉。学书“非金石古文,入门便歧路”。又曰:“自从古篆八分入,而世人摘拾其肤,无不浊俗。可畏哉,一俗便不可药也。”这实际上是以钟鼎文字的古拙来反叛书法的软媚浊俗。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论与后来扬州八怪的书法倾向颇为一致。3.论书崇晋宋而谪唐。董以为学书“莫得于晋宋人物,莫失于学唐,唐尤莫失于学颜真卿”。又言:“书之法晋,为其足于韵也。”以董氏奇崛不羁而又雅洁闲淡的人格心态,当然不喜唐书,尤其是颜体。但对宋人,董氏亦有好恶,重苏轻米,标准在于淡。董曰:“云间太史尝言米南宫,云以势为主。吾病其欠淡。”又曰:“云间评宋朝 书,以米在苏上。余则重苏不重米。米书非不自运,然炫露,非晋宋风流。子瞻书有远淡之味。”董氏认为“淡”乃天骨带来,非学可及,“内典所谓无师智,画家谓之气韵也”。4.董氏书论有浓厚禅味。除用“淡”字外,董氏还用“矫”、“素”、“凉”、“凝”等颇俱禅味的字眼言墨。其《跋赵松雪书秋兴赋》引与先师退翁商略湘烟之事来论书法:“先师曰:‘汝试拈一字为烟髓。’因进曰凉。先师曰:‘此烟之质也。’又拈一字曰素。先师曰:‘此烟之色也。’最后一字曰矫。先师曰:‘此烟之神也。不矫不超,不超不贵。’可移以言墨法。”在《跋阳明先生书迹》中,董氏曰:“夫以凉言墨,妙。此漏霜积年意中语也。”又曰:“念先师所许一‘凝’字及补山堂一‘凉’字,皆书苑未发之秘,而阳明此帖有之。”联系随笔中其他有关书画的琐言碎语细味,我以为其所谓“淡”,就是足韵而不俗;所谓“素”,就是自然而不雕琢;所谓“矫”,就是超拔而不芜秽;所谓“凝”,就是沉静而不游走;所谓“凉”,最难理解,盖言不实而有远味。若如笔者理解,则董氏言书虽带禅机,但颇有道理。

四、可为《西游补》是董说所作补充若干证据。学术界对《西游补》作者到底是董说还是其父董斯张一直有争论。高洪钧《〈西游补〉作者是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和傅承洲《〈西游补〉作者董斯张考》 (《文学遗产》19年第3期) 均对董说为《西游补》作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应是其父董斯张。徐江《董说〈西游补〉考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4期) 一文对此作了多方面考辨,重新论定了董说对《西游补》的著作权。徐先生的考辨较有说服力,《楝花矶随笔》亦可为此提供若干证据。1.孙悟空寻找秦始皇的驱山铎是《西游补》中很重要的一条行文线索,此铎在《楝花矶随笔》卷上有记载:“《舆地纪胜》云:分宜钟山曾有渔人钓得一金锁,长数百尺。又得一钟,如铎状,举之,声如霹雳,山川震动,渔者亦沉于水,或曰此驱山铎也。”2.《西游补》多佛家语已为研究者公认。《楝花矶随笔》论及诗文书画,教育诸子及门人,甚至记日常的喜怒哀乐,无不参以禅门语录。特别是记载了其早年对佛门的接触:“余六七岁时,每新春及重九,借庵先生必命遍礼溪上诸院”;“及七岁便读《圆觉经》”;“开元石佛载在典册,吾少往瞻对神仪,使人穆然远想”。更奇异的是,董说成秀才后第二年(此时仅十五岁),即欲往玄墓山拜见三峰和尚。此等记载,再加上《董若雨诗文集·诗集》卷一《故纸中忽见余八岁时手书梵册,因读先人示语,感而成咏》中“息心庵里梦初醒,二十年前是智龄。记得竹床残暑后,枇杷树下教心经”之句及“余八岁时,皈闻谷大师,赐名智龄”的自注,当能减少一些研究者对董氏二十一岁就能创作有如此禅机的小说的怀疑。另外,随笔还提供了董说文字学、音韵学、易学等学术研究方面的一些材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05:32

如果是你确认你题目的字没有错的话,这首诗可能和居里夫人有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07:07

好像是一首说明文式的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