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小时前
貌望,指的是人的外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貌望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特征,特别是在评价士人时,常常通过貌望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
晋代著名道士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清鉴》中提到:“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外表看起来魁梧的人不一定贤能,而那些体弱多病的人也不一定愚笨。葛洪认为,貌望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在另一部著作《抱朴子·行品》中,葛洪进一步阐述了貌望的概念。他指出:“士有貌望朴悴,容观矬陋,声气雌弱,进止质涩,然而含英怀宝,经明行高。”这段话描述了一种士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朴素、矮小、声音柔和,行动笨拙,但内心却蕴藏着才华和美德,学识渊博,品行高尚。
这种通过貌望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的做法,在古代社会中十分普遍。然而,葛洪的观点提醒我们,貌望只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真正的品质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和判断。
因此,我们不应仅仅依赖貌望去评价一个人,而应该注重其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公正地评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