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小时前
《至诚可参天地》一文选自儒家经典《中庸》,该篇章起源于《小戴礼记》。其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后裔子思,经过秦代学者的改编和润色。在宋代,这一篇章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当时的学者们对于中庸之道的研究十分活跃,程颢、程颐两位大儒尤为推崇《中庸》,将其视为重要的学术探索对象。南宋时期,朱熹进一步对《中庸》进行了注解,即《中庸章句》,并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自此以后,《中庸》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材,亦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对古代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之道,从人性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人的本性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状态。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人的本原智慧,是个人在道德和行为上的一种“临界点”,这个“点”既非过分的善,也非过分的恶,是一种难以捉摸却又至关重要的人生智慧。现代语言中,可以将其视为保持适度、平衡的生活哲学。
《至诚可参天地》,处于《中庸》,作者为孔伋所著作。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